清水花椒

清水花椒

清水花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一.产品介绍

清水花椒为伏天采摘,俗称“伏椒”。树体较高大(3〜7米),树型紧凑,皮刺大而稀,枝梢少刺,基部宽厚,常退化,羽状复叶,有小叶7〜11片,叶片椭圆形、深绿色、较厚、有光泽;叶面蜡质层厚、质脆、有椒香味;叶柄及叶脉无小刺;果穗大而紧凑,果柄较长,果粒大,鲜果呈鲜红色,干果呈红褐色,粒大饱满,果面疣状腺点突起明显,内瓤为浅黄色,成熟时果实不易开裂,干后开裂呈梅花状或两口四瓣;麻味醇厚、香味浓郁,无异味。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2.1地形地貌清水县地处鄂尔多斯地台西南和北祁连地槽褶皱带东端,清水县境东部为陇山余脉南北向盘龙山,南部有盘龙山南段东西向笔架峰,西部是弓型高峰科山梁,北部为南北向化岭山与封山;在山梁内外,形成以牛头河为中心的汤浴河、樊河、后川河四大水系。在群山环抱中,形成牛头河中部的山间盆地。2.2土壤情况清水花椒生产地域土壤主要为黑垆土、黄绵土和潮土,有机质含量1.37%~1.9%,pH值7.1~8.1,土壤表层疏松多孔,渗水性、适耕性和保肥性较好,特别适宜清水花椒种植。2.3气候条件清水县气候温和,属陇中南部温带半湿润区,年平均气温9.8℃,地面平均气温12.7℃,夏季各月平均气温20.7℃~21.5℃,是花椒果实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平均最高气温27.7℃~28.8℃,极端最高气温37.8℃,影响花椒光合作用的有害高温日明显少于其他地区。年降水量561.9毫米,全年无霜期204天,清水花椒开花或幼果期平均气温6.1℃~12.1℃,适宜授粉和坐果。全年日照时数2011.7小时,七、八月份是清水花椒果实快速生长和营养成分积累期,月平均日照时数249.6小时,十分适宜清水花椒的生长,是形成清水花椒品质特征的主要因素。清水花椒果实成熟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着色和营养成分积累。2.4水文状况清水花椒主产区位于牛头河流域,牛头河流域是清水县主要的饮用水源保护地,水质十分良好,非常适宜农田灌溉。牛头河流域所辖的白沙、永清、红堡三镇没有工矿企业,不存在排污现象,水文情况良好,因此,能够在保证清水花椒品质的基础上满足其水分需求。

三.地域范围

清水县地处东经105°45′~106°30′,北纬34°32′~34°56′,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47公里,面积2012平方公里。清水花椒产地分布在清水县金集镇、郭川镇、贾川乡、土门乡、远门乡、白驼镇、红堡镇、永清镇、白沙镇、秦亭镇、山门镇、黄门乡、新城乡、王河镇、松树乡、丰望乡、草川乡、陇东乡18乡镇240个行政村,清水花椒种植面积为20000公顷,年产花椒3.6万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4.1外在感官特征清水花椒为伏天采摘,俗称“伏椒”。树体较高大(3〜7米),树型紧凑,皮刺大而稀,枝梢少刺,基部宽厚,常退化,羽状复叶,有小叶7〜11片,叶片椭圆形、深绿色、较厚、有光泽;叶面蜡质层厚、质脆、有椒香味;叶柄及叶脉无小刺;果穗大而紧凑,果柄较长,果粒大,鲜果呈鲜红色,干果呈红褐色,粒大饱满,果面疣状腺点突起明显,内瓤为浅黄色,成熟时果实不易开裂,干后开裂呈梅花状或两口四瓣;麻味醇厚、香味浓郁,无异味。4.2内在品质指标清水花椒精油含量≥7.5mL/100g,不挥发性- 萃取物≥10.4%,不饱和脂肪酸≤0.97g/100g,油酸C18:ln9c≥0.2g/100g,亚油酸/α-亚麻酸≥0.7g/100g,α-亚麻酸C18:3n3c≥0.17g/100g,γ-亚麻酸C18:3n6c≥0.012g/100g,挥发油含量(以干基计)≥3.3mL/100g。4.3安全要求清水花椒产品按照国家相关质量标准要求执行,根据国家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制定清水花椒的生产操作技术规程。

上一特产:张川锅盔

下一特产:邽山蜂蜜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