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蜂蜜

岷县蜂蜜

岷县蜂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一.产品介绍

岷县植被丰富,290万亩草原、90万亩天然林和38万亩中药材广泛生长着600多种天然蜜源植物,所酿的土蜂蜜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岷县蜂蜜以中蜂所产蜂蜜为特色,以道地中药材为蜜源,除具备一般蜂蜜的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清热解火外,还有中草药的相关功效,具有酶值高、波美度高、羟甲基- 含量低的特点。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2.1地形地貌:岷县地貌具有山多川少,既有长江流域的陡峭山地,又有甘南高原的平缓草原和秦岭的山林草地等自然生态环境特征。全境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有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渭河流域三大水系,黄河最大支流洮河和跌藏河在县城汇合贯穿岷县西南北线。全县地形地貌可划分为四种类型:浅切割中高山区、中东部高原区、西北中部侵蚀中山区和河谷川台区。2.2土壤情况:岷县土壤主要以腐殖土和黄绵土为主,共划分为高山草甸土、山地暖棕土壤、山地草甸土、黑土、黄绵土、沼泽土等类型。2.3气候:岷县是典型的高寒阴湿气候为特点,昼夜温差大,冬季长夏季短,气候极不稳定,寒流、干旱、阴雨、冰雹频繁,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4.9℃--7.0℃,年平均无霜90-120天,年平均降水量596.5毫米,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16℃,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6.9℃。相对优势的光热资源对蜜源植物的生长非常有利,一是适生蜜源植物种类多、花期长;二是雨热同步,有利于蜜源植物的生长;三是昼夜温差大,利于植物流蜜;四是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蜂群扩繁;五是岷县水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22条。2.4蜜源植物丰富:岷县蜜源植物流蜜特殊,即春季粉多主繁殖,夏季黄芪主流蜜,秋季百花齐开放,参芪山花两类蜜。岷县不但自然蜜源植物资源丰富,大量的杏、李、苹果、梨等果树,洋芋、蚕豆、碗豆等农作物,以及具有72万亩天然林和人工林、290万亩草场和35万亩中药材,成为四季交替蜜源植物,尤其是近20多年来黄芪、党参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8年种植面积已达到20万亩以上,为岷县中蜂广泛而优质的蜜源植物。

三.地域范围

岷县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南部,地处陇中黄土高原、甘南草原和陇南山地接壤地带,西北与临潭、卓尼、迭部三县相邻;东北和漳县、武山接壤;东南与宕昌、礼县毗邻。东西长约120公里,南北宽约69公里。岷县蜂蜜生产区域为岷县海拔2200-3000米之间蜜源(粉)自然林草地和大量种植的黄芪、党参等蜜源植物,涉及全县西寨镇、清水镇、十里镇、岷阳镇、寺沟镇、秦许乡、麻子川镇、茶埠镇、梅川镇、西江镇、中寨镇、维新镇、禾驮镇、申都乡、蒲麻镇、闾井镇、锁龙乡、马坞镇18个乡镇351个行政村,地理范围区域为东经103°41′29″-104°59′23″,北纬34°07′34″-34°45′45″。年养殖中华蜜蜂规模为50929群,年产岷县蜂蜜120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4.1外在感官特征蜂蜜初期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液态,粘性强,色泽为淡黄色至金黄色,不易结晶。结晶后,颜色成黄白色或乳黄色,颗粒较小,食之绵软爽滑,甘甜适口,口感细密,后味醇厚,有辣嗓之感觉,有清淡的花香味。4.2内在品质指标岷县蜂蜜化验检测指标要求,水分≤20g/100g,果糖和葡糖糖≥65g/100g,蔗糖≤3g/100g,酸度(1mol/L氢氧化钠)≤30ml/kg,羟甲基- ≤2mg/kg,淀粉酶活性(1%淀粉溶液)≥8ml/(g.h),灰分≤0.25g/100g,维生素B2≥0.20mg/100g,钙≥4mg/100g。4.3安全要求执行相关蜂蜜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上一特产:通渭甜醅子

下一特产:洮绣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