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马铃薯

庄浪马铃薯

庄浪马铃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一.产品介绍

庄浪马铃薯株型直立、繁茂,叶色浓绿,花多为淡紫色,结实性中等,结薯集中,块茎为圆形或椭圆形,芽眼少而浅,多为紫红色(俗称红眼窝),薯皮薄而光滑,皮与肉均为淡黄色或白色。薯块蒸煮后自然开裂,口感沙而香。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 土质好,土壤内大中、微量元素齐全,有机质丰富(平均14.41g/㎏),尤其是磷、钾元素含量较高,钠元素含量较低;1998年实现了全国第一个梯田化模范县后,土地水平度和肥沃性显著提升,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产能提高,马铃薯等农产品品质有效提升。这种特殊的土壤属性,决定了“庄浪马铃薯”独特的品质。 (2)水文情况: 庄浪县境内河流均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渭河一级支流葫芦河,二级支流庄浪河,三级支流水洛河。共有500m3以上的支沟2353条,其中一级支沟224条,长762km;二级支沟303条,长445km;三级支沟1826条,长664km。上述河流、支沟构成庄浪县的水文网络,各河流水质较好,是县境内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县内径流总长161.06km,流域面积938.25km2,年径流总量24900万m3,其中自产径流量为9600万m3,占径流总量的38.5%,能有效保障马铃薯等农业生产补灌用水。 (3)气候情况: 庄浪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7.9℃,年日照时数2075.9小时,年总辐射为123.3千卡/厘米2,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全年降水量482.4毫米,主要集中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的七、八、九三个月,与马铃薯需水期吻合,雨热同季,非常适宜庄浪马铃薯生长发育。

地域范围

庄浪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西麓,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东临华亭县,西依静宁县,北与宁夏隆德县、泾源县毗邻,南与张家川、秦安县接壤。海拔1405~2857m之间,庄浪马铃薯地域范围为平凉市庄浪县的水洛镇、南湖镇、朱店镇、万泉镇、韩店镇、通化镇、大庄镇、卧龙镇、阳川镇、盘安镇、岳堡镇、杨河乡、赵墩乡、柳梁镇、良邑镇、永宁镇、郑河乡、南坪镇共18个乡(镇)293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6′~106°23′,北纬35°03′~35°28′,年种植规模为34666.65公顷,年产庄浪马铃薯104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庄浪马铃薯株型直立、繁茂,叶色浓绿,花多为淡紫色,结实性中等,结薯集中,块茎为圆形或椭圆形,芽眼少而浅,多为紫红色(俗称红眼窝),薯皮薄而光滑,皮与肉均为淡黄色或白色。薯块蒸煮后自然开裂,口感沙而香。 (2)内在品质指标 庄浪马铃薯干物质含量≥23.0%,淀粉含量≥13.0%,蛋白质含量≥1.65%,还原糖≤1.15g/100g,钾≥415mg/100g,维生素C≥14.3mg/100g。 (3)质量安全要求 庄浪马铃薯环境状况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的要求,农药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肥料符合《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预包装食品标签等符合《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大气监测质量达到了国家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是生产绿色食品的理想环境区域。庄浪马铃薯产地环境按照国家无公害产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执行;庄浪马铃薯产品按照国家相关质量标准要求执行,符合庄浪马铃薯卫生新标准要求。生产全过程控制按国家相关规程进行加工、包装、储运。 (4)分级:根据感官指标和初加工技术,按照薯块大小和用途分级、包装,分为一级(单薯重量≥100g)(菜用),二级(单薯重量≥75g)(菜用),三级(单薯重量≥50g)(淀粉加工)。 (5)运输:庄浪马铃薯用专用塑料网袋或专用包装箱包装,包装重量35㎏/袋。运输时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运输工具清洁、卫生、无污染。公路汽车运输时严防日晒雨淋,铁路长途运输时注意通风散热。

上一特产:庄浪苹果

下一特产:庄浪竹编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