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搅团

关中搅团

搅团是西府地区的农家饭。因通过搅打使面粉成熟凝固为团而得名。又因其易消化、不耐饥,被人们戏称为“哄上坡”。

制作搅团原用荞麦面粉,后因荞麦产量低,种植少,加上20世纪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细粮短缺,农村多食用玉米面,农妇们就在粗粮细作上动脑筋,用苞谷面打搅团,以增加饭食花样,调剂口味。到了90年代,生活水平

提高了,平常饭食以小麦面粉为主,于是就有了麦面搅团,也有给苞谷面里掺入麦面制做搅团的。有民谣:“苞谷面,打搅团,一下吃了两老碗。白米细面吃腻了,换个花样真稀罕。”城镇中多有售搅团的小吃摊点。在周至农村,有大年三十吃搅团的习俗,寓用搅团糊窟窿之意,憧憬日子过得0 和美。

俗话说:“搅团要好,搅上三百六十搅。”制作搅团的工艺虽不复杂,但却很难掌握。关键是要搅好。否则就会焦糊或有疙瘩。操作者站在一锅热气腾腾的滚水旁边,聚精会神,往锅里一点一点均匀地撒面粉,边撒边搅,不停地搅,要搅得十分匀称、光洁、细腻,直到搅成了稠糊状。搅时要始终顺一个方向搅,切不可来回搅,否则就会发懈。搅熟后,舀入盆里或大盘子里凝固成团。搅团就做成了。

搅团吃法讲究别致。食者每人一碗调和汤,汤是用上好的香醋、酱油、芝麻油、葱花、蒜苗丝、香菜末、大蒜汁、油泼辣子、味精调制的。村民们称之为“水水儿”。有滋有味,味道醇香。有的还配有肉炒菜。吃时可由食者用筷子将搅团一块一块地夹入汤中食用,可将搅团放入碗中,浇上调和汤吃,也可晾凉切成块烩汤吃。同时,还可以用带小孔的罗漏成小鱼状热吃或凉吃,更是别有风味。

特点:玉米面含有多种营养,与小米、豆类混食,可补玉米蛋白质中赖氨酸和色氨酸之不足及维生素强利用率低等问题;另外,烹制玉米食品可略加点碱,以将其中维生素B5由结合型转变成游离型而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近年还发现,玉米有许多利于健康的作用,包括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及抗癌等功效。中医认为玉米味甘、性平、无毒,可调中开胃、益肺宁心,并有利尿、止血、利胆、降血压等作用。

上一特产:雁塔棉絮画

下一特产:关中炒粉鱼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