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社红枣

直社红枣

直社红枣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直社红枣,陕西省蒲城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直社红枣保护区域地处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交接地带,海拔360-450米,年均降雨量533毫米,昼夜温差大。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合红枣生长。据当地民间记载,直社贡枣种植已有12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直社红枣果肩宽,果顶小、红色、皮薄、果肉厚、味甘甜。

外观特征

直社红枣果实平顶锥形或卵圆形,单果重18-25克,果肩宽,果顶小、平圆,果面浓红,皮薄,果肉厚、味甘甜、质地致密,核小、短梭形。手摇干枣可听到枣核响声,掰开枣肉可拉丝。

营养物质

直社红枣的维生素C含量≥80毫克/100克,可溶性固形物≥70%,总酸含量7-9克/千克,粗纤维≥1%。

产地环境

直社红枣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地处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交接地带,属一级黄土台塬区,海拔360-450米,年均降雨量533毫米,无霜期222天,年平均温度13.5℃,昼夜温差大。

直社红枣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北靠紫荆塬,南依洛河,北高南低,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达2500小时。洛河自东北向西南流经该地,自然形成S弯道,河床宽100-200米,水流缓慢,地下富含天然温泉,出水温度达42℃,从而形成该地空气湿润,早春升温快的特有自然小气候,保障红枣春季座果率,利于果实提早成熟。该地土壤类型以黄绵土、沙质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透气性、排水性能好,属红枣优生区。该地有民间谚语为证“南依洛河北靠山,洛西倒虹中间穿,四面八方是枣园”。

历史渊源播报

晋献公二十二年-晋惠公七年(公元前655-前644年),据该地民间记载,直社贡枣种植栽培历史悠久,并与晋公子重耳有颇深渊缘,晋国公子重耳一行- 路过洛河直社段,在河岸枣园休憩时,以枣园采后遗下的零星枣果和该地名为蔓青的野菜充饥。

1993年,直社红枣被列入《中国果树志枣卷》制干品种目录的优质制干枣品种,露地栽培。

2014年,陕西省帮助直社村民举办了直社红枣病害处理培训讲座,红枣的种植开始规模化,专业化。

2017年9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直社红枣”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上一特产:白水豆腐白

下一特产:生姜(汆)丸子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