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天麻

镇巴天麻

镇巴天麻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镇巴天麻,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天麻别名赤箭,是与真菌共生的草本食菌植物。秦巴山区素称“天麻之乡”。镇巴天麻块茎肥厚,肉质长圆形,制干后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皱缩而稍弯曲,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质坚硬,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闻之有马尿气味,味甘微苦。

外在感官特征

镇巴天麻块茎肥厚,肉质长圆形,有不明显环节;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芽或残留茎基;另端有圆脐形疤痕。制干后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皱缩而稍弯曲,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闻之有马尿气味,味甘微苦。

内在品质指标

镇巴天麻浸出物≥20%,天麻素和对羟基- 的总量≥0.4%。

地形地貌

镇巴县位于陕西省南端,处于大巴山腹地,西北高、东南低。巴山主脊东西横亘,构成南北两个地理单元,分属嘉陵江和汉江两大水系。地形以山地为主,沟壑纵横,谷坝镶嵌。平均海拔1231米,最高箭杆山海拔2534米,最低处为巴庙镇葫芦村,海拔425米,森林覆盖率达66.22%,镇巴天麻栽培区海拔在900-1700米。

土壤情况

镇巴县土壤为沙壤土,通透性好,林下枯枝落叶层为土壤提供了大量腐殖质,树种以青岗树、栎类为主,提供了丰富的菌棒资源,利于蜜环菌停留萌发和天麻膨大。适宜镇巴天麻种植。

气候特征

镇巴县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3.8℃,无霜期236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可有效抑制害虫生长。雨量充沛,年降水量约1296.4毫米,相对湿度73%-80%。

历史渊源

天麻别名赤箭,是与真菌共生的草本食菌植物。

新中国成立前,野生天麻在秦巴山区的高山、半山、矮山均丰富。秦巴山区素称“天麻之乡”。

1975年,镇巴天麻由野生变家种,人工栽培天麻370窝,经抽查每窝收鲜货2千克。

20世纪90年代,中国生物资源调查,镇巴县有药用植物1000多个品种,其中天麻等236种中药材被《中国药典》收录,镇巴县有“天然中药库”之称。

2006年,镇巴县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县”。

2013年初,镇巴县小洋镇成立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新型农业的发展模式,成为镇巴县最大的天麻繁育基地。

2014年,镇巴县建立天麻种植基地,以基地建设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天麻20000窝。

2018年9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镇巴天麻”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上一特产:镇巴大黄

下一特产:镇巴毛尖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