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布牦牛

斯布牦牛

斯布牦牛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斯布牦牛,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斯布牦牛被毛多为黑褐色,部分牛躯体和头部有白点,少数有棕色和灰色。公牛体格大,头较大而宽、粗重,角型向外折向上伸展,角尖距大,颈较短而粗;前驱发育良好,前胸宽而深,鬐甲较高,背腰平直,身体结实,结构紧凑,四肢粗而较短;体侧下部密生粗毛,体躯夹生绒毛和两型毛,裙毛密,尾毛较长而蓬松。母牛体格较大,头型较方,大部分有角,角型向外向上伸展,角基较细,角尖距宽,鬐甲微凸,躯体结构紧凑,后躯发育相对不足,四肢较短而粗。斯布牦牛鲜肉肉色鲜红、脂肪乳白色,肌间脂肪和氨基酸含量丰富,牛肉中铁、镁、锌微量元素含量远高于其他牛肉品种。

斯布牦牛鲜肉肉色鲜红、脂肪乳白色,肌间脂肪含量丰富。牛肉中铁、镁、锌微量元素含量远高于其他牛肉品种,氨基酸含量丰富。

斯布牦牛以品质优良而闻名于西藏,斯布牦牛体格硕大,是西藏四大优良牦牛品种之一,是旧西藏达官贵人享受的贡品。

“斯布”为地名,原是历代班禅额尔德尼的牧场,多高山峡谷、山峻沟深,牧草繁密、草质优良,20世纪70-80年代频有野牦牛群出没,斯布牦牛正是在这种高寒草甸草场以及不断渗入野牦牛基因的背景下,经当地群众长期选育形成的地方品种。

斯布牦牛走出山沟变成商品,成为当地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产品。对于斯布沟的牧民来说,牦牛的全身都是他们增收致富的宝。斯布牦牛的毛、骨、肉在市场上同样能够销售。养殖耗牛是农牧民增加收入的一条重要渠道,牦牛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开发牦牛的副产品已成为动物源产品的趋势和新兴产业,也逐渐成为各肉联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热点之一。

2019年,墨竹工卡县投入500万元实施斯布牦牛品种保护和牦牛短期育肥项目,同时与自治区农科院对接,达成了斯布牦牛种牛培育技术服务合作意向。2019年,墨竹工卡县斯布牦牛核心区有近500头种牛。

2018年9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斯布牦牛”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上一特产:“强木都”茶

下一特产:黑颈鹤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