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黑山羊

金沙黑山羊

金沙黑山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一.产品介绍

金沙黑山羊毛黑色为主,毛短粗富有光泽,体格中等,四肢健壮。多数有角,公羊角粗大,呈镰刀状;母羊角小。耳小,平伸直立。体质结实,结构匀称,产肉性能好,板皮坚韧。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2.1地貌土壤情况产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平均海拔1000m左右,为低纬度高原山区,境内大部分为中丘地带,多坝地。土壤以黄壤为主,呈酸性,养分含量高,地域较辽阔,草山草坡面积大,适于放牧,符合金沙黑山羊喜行走攀爬、喜食灌木、边吃边走的生长习性。金沙特有的地形地貌养成了金沙黑山羊特有的外形与内在品质。2.2气候情况产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凉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春秋相连,雨热同季,雨量丰富,太阳总辐射弱,日照少。雨量充沛,干湿季不明显。年均降雨1100mm,年均日照1098小时,年均气温12.5-16.5℃。平均无霜期为275天。温凉适宜的气候具备发展生态草地畜牧业优越气候条件。使得产区牧草丰盛多样,营养丰富,极宜于金沙黑山羊的生存繁衍,体格健壮、皮毛黑亮、少疫病、出肉率高。2.3牧草资源情况金沙境内牧草资源丰富多样,灌木种类繁多。产区有牧地面积54.3万亩,80%属灌丛草地,其余为草丛草地、疏林地。全县草山、草坡、零星草地、田坎、土坎、农料地产草以及农作物秸秆,每年可产饲草15万吨。此为金沙黑山羊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饲草。此外,境内草坡草丛草地中生长有土茯苓、何首乌、金银花、蒲公英、吴茱萸、八角枫等数百种药草,采食范围广。且灌木枝条富含氨基酸、粗蛋白等,长期食用免疫力高,体质健康,有利于金沙黑山羊羊肉膻味适中,肉鲜味美,营养丰富的优益品种的形成。2.4水文资源情况金沙境内河流众多,北有赤水河,南有乌江。还拥有冷水河、三丈水、乌江渡、偏岩河等河流,沿岸植被保存良好,生态环境极佳,峡谷中分布众多的瀑布、山泉,山泉水中含有钙、镁、钾、铁、锶、硒、可溶性二氧化硅等矿物质元素,水丰质优。金沙黑山羊游走在高山、河流、草地、灌木丛之间,新鲜繁多的植被、丰富的山草和充足的山泉水,金沙黑山羊“吃中草药、喝山泉水”长大,膘肥体壮,肉嫩营养价值高。

三.地域范围

金沙黑山羊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行政所辖区域内的岩孔街道、五龙街道、西洛街道、沙土镇、岚头镇、安底镇、禹谟镇、清池镇、源村镇、平坝镇、木孔镇、长坝镇、茶园镇、后山镇、高坪镇、化觉镇、桂花乡、石场苗族彝族乡、太平彝族苗族乡、马路彝族苗族乡、安洛苗族彝族满族乡、新化苗族彝族满族乡、大田彝族苗族布依族乡等共23个乡镇(街道)215个行政村(社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7′~106°44′,北纬27°07′~27°46′之间。生产规模年存栏量5万只,年产量1500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4.1外在感官特征4.1.1活体外貌特征被毛黑色为主,毛短粗富有光泽,体格中等,四肢健壮。多数有角,公羊角粗大,呈镰刀状;母羊角小。耳小,平伸直立。体质结实,结构匀称,产肉性能好,板皮坚韧。4.1.2羊肉感官特征金沙黑山羊膘肥皮薄,肉色鲜红,有光泽;脂肪白色,分布均匀;肌肉细而紧密,有弹性。煮沸后汤色浓稠乳白,气味芳香浓郁,肥而不腻,膻味儿适中,熟透而不烂,肉嫩味鲜。4.2内在品质指标金沙黑山羊羊肉蛋白质含量≥17.5g/100g,粗脂肪含量≤13g/100g,氨基酸总量≥15g/100g,磷≥145mg/100g,钙≥40mg/kg。4.3安全要求金沙黑山羊养殖严格按照贵州黑山羊养殖技术规程的规定进行养殖。金沙黑山羊羊肉市场准入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鲜冻胴体羊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等的相关规定。

上一特产:赫章半夏

下一特产:清池茶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