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城藏猪

乡城藏猪

乡城藏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一.产品介绍

乡城藏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乡城县有玉米、荞子、土豆、元根、豆类等作物生长,为乡城藏猪提供了饲草资源。乡城藏猪体形小,头前伸而嘴尖呈锥形,头狭长,额面直,无皱纹,视觉发达,耳小且直立,体躯短窄,背腰平直或微弓,后躯略高于前躯,臀倾斜,四肢结实紧凑,蹄质坚实,适宜爬坡,善于奔跑。被毛多为黑色,被毛下并有大量绒毛,鬃毛长而密。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2.1乡城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边陲,东与稻城县接壤,南和云南省中甸县毗邻,西靠巴塘县、得荣县,北连理塘县。全县12个乡镇、89个村、182个村民小组,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的中北段,沙鲁里山系南端,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依山势走向,境内硕曲、定曲、玛依三条河流由北向南并列纵贯全境,把全县地貌切割为三谷、四山、六面坡。定曲河以西及其上游和玛依河上游、硕曲河以东为山原地形,约占总面积的68%,中部和南部主要为高山峡谷地带,占29%,平坝分布零散,仅占3%。形成北高南低的波状倾斜面。最高点为北部的结略峰海拔5336米,最低点为南部的仲达村海拔2560米。2.2乡城县隶属大陆性季风高原型气候,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性分异和垂直变化、昼夜温差大、雨量少而集中、干湿季分明、干燥度大等特点。县城地处硕曲河中游,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1.7℃,最低气温-10.4℃,年降水量493.1毫米,集中于6—9月,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为2078小时,年均无霜期162天,现有耕地34912亩。由于热量充足、灌溉方便,海拔2500—3200米内,小麦、青稞长势很好,单产量高,此外还有玉米、荞子、土豆、元根、豆类等作物生长,为乡城藏猪提供了丰富的饲草资源。

三.地域范围

乡城藏猪产地范围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地理坐标为:东经99°22′~100°04′,北纬28°34′~29°39′,分布于乡城县尼斯镇、青德镇、青麦乡、然乌乡、洞松乡、水洼乡、沙贡乡、香巴拉镇、白依乡、热打乡、正斗乡、定波乡共12个乡镇、89个村、182个村民小组,产区面积5016平方公里。年出栏藏猪1.94万头,年产量约170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4.1外貌特征乡城藏猪体形小,头前伸而嘴尖呈锥形,头狭长,额面直,无皱纹,视觉发达,耳小且直立,体躯短窄,背腰平直或微弓,后躯略高于前躯,臀倾斜,四肢结实紧凑,蹄质坚实,适宜爬坡,善于奔跑。被毛多为黑色,被毛下并有大量绒毛,鬃毛长而密。4.2品质特征乡城藏猪肉营养丰富,口感细腻。其中蛋白质含量≥19.5g/100g,较普通三元杂交猪高;脂肪含量≤2.9%,较普通三元杂交猪低;乡城藏猪矿物质元素钙、镁、铁、锌均高于普通三元杂交猪,其中钙含量≥90.1mg/kg,镁含量≥198mg/kg,铁含量≥11.4mg/kg。乡城藏猪含丰富的氨基酸,氨基酸总量≥18.5%,较普通三元杂交猪高。4.3风味特征乡城藏猪,肉嫩味美,口感润滑有弹性。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乡城藏猪的肉质、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在独特的自然生长环境下,肉的品质得到了有效保障且肉质风味极佳,营养价值居同类猪肉之冠。

上一特产:荔枝炒鸡丁

下一特产:巴姆神酒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