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鳖

苍溪鳖

苍溪鳖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一.产品介绍

苍溪鳖外形呈椭圆形,背际呈棕褐色或淡黄色,部分有桂花样斑点,背面光滑,腹面白里透红,板薄、裙宽、色靓、性猛。裙边嫩滑爽口,肉质粘糯有嚼劲,汤鲜味美无油腻感,咽之唇齿留香。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地理环境:苍溪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秦巴山脉南麓、嘉陵江中游、广元市南端,古称“秦陇锁钥”、“蜀北屏藩”。因地处苍溪谷而得名,自西晋太康年间置县,已历1700多年,素有“川北淳邑”之雅称。苍溪县东邻巴中恩阳、西接剑阁、南抵阆中、北连昭化、旺苍,是古巴蜀民族的聚居地,县境内建有插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主要保护中华鳖、岩原鲤、黄颡鱼等珍稀鱼类资源。苍溪县域属低山区,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九龙山主峰海拔1377m为最高峰,嘉陵江出境处涧溪口海拔352m为最低洼。境内地貌由低山和深丘及河谷平坝构成,境内自然环境优越,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58%,有乔木122种,灌木119种,藤本19种,草本87种,藻类、菌类、地衣植物种类繁多;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轻粘土居第二位,其次以紧砂土和砂壤土,由北至南为棕紫泥、黄红紫泥、紫色潮土、老冲积黄泥及灰棕潮土,PH7.5—8.5微碱性土壤达到45.41万亩,占69%,土壤养分主要含有机质、磷、钾、锌、硼等微量元素。(2)气候特点:苍溪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气候温和,有“高山寒未尽,谷底春意浓”的气候特征。常年平均气温16.9℃,一月份平均气温6℃,七月份平均气温27℃,极端最低气温约-4.6℃,最高气温约39.3℃,昼夜温差3-7℃,年均日照1352.52h,年均无霜期288天,年均降雨量1100mm以上,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4%。我县鳖生长区域均属环境、气候良好的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造就了“苍溪鳖”的优良品质。(3)水文特点:嘉陵江、东河迂回曲折纵贯南北;插江、深沟河等12条较大支流九曲回肠结成河网;红花溪、九盘溪等180余条涓涓细流呈树枝状展布全境。沿江山上树木葱茏,植被茂盛,两岸青山如黛,溪沟纵横,林荫蔽日,峡谷长廊,飞瀑流泉,水域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平缓,沙滩密布,沙子细腻,非常适合鳖产卵繁殖,溪水中pH值为7.5至8.5,水温在10℃至22℃,水质清新,无污染,非常适宜鳖的生长。

三.地域范围

苍溪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秦巴山脉南麓,与阆中、巴中、剑阁、旺苍等县市接壤。苍溪鳖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区域范围包括嘉陵江苍溪段流域、东河苍溪段流域的石门乡、鸳溪镇、桥溪乡等39个乡(镇),719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5°43′31.51〞至106°27′46.36〞,北纬31°37′02.53〞至32°09′32.10〞,保护面积10038公顷,年产量1695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品质:外形呈椭圆形,背际呈棕褐色或淡黄色,部分有桂花样斑点,背面光滑,腹面白里透红,板薄、裙宽、色靓、性猛。裙边嫩滑爽口,肉质粘糯有嚼劲,汤鲜味美无油腻感,咽之唇齿留香。(2)内在品质指标:经实验室检测,苍溪鳖肉含蛋白质≥16g/100g,脂肪≤1%,氨基酸总量≥15.5%。(3)安全要求:按照《苍溪鳖养殖技术规程T51/CXHX001—2018》、NY/T5067-2002《无公害食品中华鳖养殖技术规范》标准生产。经检验,产品符合农业部公告第235号要求。

上一特产:汉王山娃娃鱼

下一特产:苍溪白及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