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黑猪

德保黑猪

德保黑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一.产品介绍

德保黑猪全身被毛黑色,体型中等,结构匀称。头部直小和适中为主,少数短深,脸微凹,额头有明显皱纹,有的呈复式X状,有横行纹,也有棱形纹,额端平直,嘴筒圆偏长;耳小平直或稍下垂;背腰稍平直,腹大但不拖地,臀部丰满度适中,稍向肩部倾斜;四肢短而强壮有力,蹄部多呈卧系;0 细长6-7对,排列整齐;尾下垂,少数正卷,有尾帚。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2.1气候 北回归线横跨德保县境,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长冬短,光照较强,热量充足,雨量充沛,霜雪极少。最高处海拔1616米,最低处海拔240米,生产区域一般海拔在600~1000米之间。年日照时数平均1554小时,年均气温19.5℃,年均湿度77%,无霜期332天以上,年均降雨量1462.5mm,这独特的气候非常适合德保黑猪的生长繁殖。德保黑猪养殖区域远离城市及交通主干道、工业区,隔离条件好,环境无污染。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德保黑猪的优良品质。 2.2土壤地貌 德保县属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余脉喀斯特地貌,成土母质以石灰岩、沙页岩为主。德保黑猪产区地质结构复杂,土壤类型多样,以黄壤、黄棕壤和石灰土为主,土质肥沃,盛产多种农作物及农副产品。农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其次是甘蔗、小麦、大豆、 芋头、木薯、花生、甘薯、饭豆、猫豆等,农作物一年两熟,产量稳定,为德保黑猪的养殖提供了丰富的饲料来源。独特的土壤环境和丰富的农产品及农副产品、蔬菜、野生牧草资源是德保黑猪的长期选育形成的物质基础,也是形成德保黑猪独特品质的重要因素。 2.3水文 德保县的主要河流为鉴河,属珠江水系西江支流郁江干流右江段支流龙须河上游河段,源自靖西市巴蒙一带,在德保县境内流程为70公里。全县有大小河流31条,流域面积2166平方公里,流域平均高程483米。德保黑猪主产区位于鉴河流域上游,水质清洁,灌溉农作物高产质优,饲草丰富,流域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土壤中富含硒、锌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形成德保黑猪优良品质的重要因素。

地域范围

德保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百色市南部,属国家级贫困县,距首府南宁230公里,距百色市60公里。东抵田东县,西南靠靖西市,西北抵百色市右江区,南抵天等县,北抵田阳县。德保黑猪主产区为马隘、那甲、燕峒、巴头、敬德、东凌六个乡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域保护范围为包括城关、都安、马隘、那甲、足荣、隆桑、荣华、龙光、燕峒、巴头、敬德、东凌等全县12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6o09′~106o59′,北纬23o01′~23o39′,面积 2575km2,年饲养量11万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4.1外在感官特征 德保黑猪全身被毛黑色,体型中等,结构匀称。头部直小和适中为主,少数短深,脸微凹,额头有明显皱纹,有的呈复式X状,有横行纹,也有棱形纹,额端平直,嘴筒圆偏长;耳小平直或稍下垂;背腰稍平直,腹大但不拖地,臀部丰满度适中,稍向肩部倾斜;四肢短而强壮有力,蹄部多呈卧系;0 细长6-7对,排列整齐;尾下垂,少数正卷,有尾帚。 4.2内在品质指标 德保黑猪肉色鲜红,肉质细嫩、香醇可口,具有高蛋白、低脂肪、 低胆固醇、肉质鲜嫩、食而不腻、营养价值高等特点。猪肉含蛋白质 17.4~24.0g/100g,脂肪0.74~2.78g/100g,氨基酸总量15~22.8g/100g,其中谷氨酸2.8~3.6g/100g,胆固醇42.5~57.5㎎ /100g,热量360~520KJ/100g。 4.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产品生产、销售必须遵循《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种畜禽管理条例》、《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NY5032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5032无公害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执行。

上一特产:速生桉

下一特产:德保山楂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