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桂中花猪

平果桂中花猪

平果桂中花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平果桂中花猪体型中等,各部位发育匀称,体长稍大于胸围;头较小,额稍窄,有正“八”与倒“八”形成的菱形皱纹,嘴筒稍短,耳中等略长,两耳向上前伸;背微凹,臀稍斜,腹大不拖地,0 6-7对,排列整齐;四肢强健有力,肌肉发育适中。嘴尖及鼻端为白色、额头有白色流星,多延至鼻端;肉色鲜红;肉质细嫩、香醇可口。

品质特性

平果桂中花猪体型中等,各部位发育匀称,体长稍大于胸围;头较小,额稍窄,有正“八”与倒“八”形成的菱形皱纹,嘴筒稍短,耳中等略长,两耳向上前伸;背微凹,臀稍斜,腹大不拖地,0 6-7对,排列整齐;四肢强健有力,肌肉发育适中;毛色为黑白色,头、耳、耳根、背部至臀部、尾巴为黑色,肩胛、腹部及四肢为白色,背腰部有一块大小不一而位置不固定的黑斑,黑白毛之间有3-4厘米宽的灰色带(黑底白毛);嘴尖及鼻端为白色、额头有白色流星,多延至鼻端;肉色鲜红;肉质细嫩、香醇可口。

营养价值

平果桂中花猪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肉质鲜嫩、食而不腻、营养价值高等特点。猪肉含蛋白质17-20克/100克,脂肪8-10克/100克,氨基酸总量15-20克/100克,胆固醇53-57毫克/100克,热量600-1000千焦耳/100克。

产地环境

平果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长冬短,光照较强,热量充足,雨量充沛,霜雪极少。年日照时数平均1682小时,年均气温21.5℃,无霜期345天以上。每年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年均降雨量1359毫米。

平果县地形石山区占48%,丘陵和谷地占34.3%,平原占17.7%。最高海拔934.6米(位于海城乡西北部的鬼头山主峰),最低海拔76米(地处四塘镇濑江与右江汇合处)。地势北高南低,南北低山丘陵,中部岩溶地貌。全县森林面积72925.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0.68%。全县有大小河流36条,主要有右江、红水河两大水系。农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其次是甘蔗、大豆、木薯、花生、甘薯、饭豆、猫豆等,农作物一年两熟,产量稳定,能够提供农副产品作为饲料,为桂中花猪的饲养提供了物质条件。

历史渊源

1949年前,平果县已饲养桂中花猪,历史上该地山区交通阻塞,群众养猪多放养,饲料主要为野草、野菜、树叶和少量玉米、米糠、薯类等。在居住分散的地方,有些农户养母猪采用留子配母或兄妹相配等近亲繁殖。经过不断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体质健壮、四肢坚实、抗病力强、耐粗饲、遗传性能稳定的花猪品种。

20世纪60年代,平果县陆续引进了陆川猪、东山猪及国外的约克夏猪、长白猪等猪种进行杂交。

20世纪80年代以后,平果县及周边饲养的猪基本上都是以桂中花猪为母本、外来良种为父本的二元0 或三元0 猪。

1980年,平果县对种猪开展猪布病抽样检疫。

1981年,广西产区约有桂中花猪成年母猪40万头,三个主要产区县有桂中花猪母猪2.5万头、公猪560余头。之后由于引入外来猪种进行杂交改良,母猪数量逐年下降。

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平果桂中花猪”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上一特产:百色罗汉果

下一特产:平果火龙果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