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安旱藕

都安旱藕

都安旱藕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都安旱藕,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世纪80年代初,都安县开始大规模种植都安旱藕。都安旱藕,美人蕉科,别名芭蕉芋、美人蕉、姜芋。块茎呈不规则圆锥形,表皮紫红色或白色,皮较厚有纤维,剖面肉质淡黄色,有乳白色浆液浸出。蒸煮后肉白色质稍硬,口感粉糯、微甜、有清香味。其淀粉加工成的粉条呈淡褐色、半透明,耐蒸煮,煮熟后粉条口感爽滑、韧性好。其淀粉、粗纤维、蛋白质等物质含量高。

外在感官特征

都安旱藕,美人蕉科,别名芭蕉芋、美人蕉、姜芋。块茎呈不规则圆锥形,有3-5个分枝,表皮紫红色或白色,皮较厚有纤维,剖面肉质淡黄色,有乳白色浆液浸出。蒸煮后肉白色质稍硬,口感粉糯、微甜、有清香味。其淀粉加工成的粉条呈淡褐色、半透明,耐蒸煮,煮熟后粉条口感爽滑、韧性好。

内在品质指标

都安旱藕淀粉含量15-28克/100克;粗纤维含量0.25-0.85克/100克;蛋白质含量≥0.7克/100克;单宁含量35.0-58克/100克;灰分含量0.7-1.3克/100克。

都安瑶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总趋向为北西高,南东低。境内岩溶地貌约有3863.33平方米千米,占全县面积的94.34%。境内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山坳绵延,山路迂回;洞府洼地多。都安瑶族自治县土壤资源比较丰富,土壤种类多。主要土壤类型为棕色石灰土等,土体深度1.5米以上,pH值为5.5-7.5,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宜都安旱藕种植。

水文情况

都安县水资源丰富,尤其是地下水资源。境内主要河流为红水河、澄江、刁江、地苏河等分别由西北向东南。全县地下河系有25条,干支流共80条(其中支流55条),主流总长为445.2千米,集水面积3881平方千米,年径总流量36.10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地下河系为地苏地下河系,干流全长57.2千米,有支流12条,集雨面积为1054平方米,年径流量为11.59亿立方米,为广西最大的一条地下河系之一。境内集水面积大于5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0条。

气候条件

都安县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短夏长,冬少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季明显,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21.5℃,最热月平均气温28.4℃,最冷月平均气温12.3℃,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9.6℃,极端最低气温0.5℃;年平均降雨量1708.9毫米,其中4至9月降雨量1371.0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80.2%;年平均相对湿度75%,最小相对湿度11%;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354天;年日照时数为1449.8小时,占可照时数的33%;年平均蒸发量为1501.2毫米。

2018年9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都安旱藕”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上一特产:大化大头鱼

下一特产:竹藤编织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