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粳

凤山粳

凤山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凤山粳,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据记载,20世纪70年代前,百乐粳、同乐粳(黏)、同乐粳(糯)三种优良品种的凤山粳在凤山县各乡镇普遍种植。凤山粳,米粒长5.2-6.0毫米,宽3.0-3.5毫米,千粒重24-30克,米粒短圆型,亮白如玉。米饭油亮爽滑,软而不糯。

外在特征

凤山粳米粒长5.2-6.0毫米,宽3.0-3.5毫米,千粒重24-30克,米粒短圆型,亮白如玉。米饭油亮爽滑,软而不糯。

内在品质

凤山粳内在品质直链淀粉含量13-18%,胶稠度≥60毫米,碱消值≥6级。

土壤地貌

凤山粳种植区域主要为喀斯特地貌谷地和土坡梯田,土壤pH值在4.9-7.8之间,土层较为深厚,质地较好,有机质含量达27.3-78.7克/千克,全氮含量为1.36-4.9克/千克,有效磷含量为3.1-9.9毫克/千克,速效钾含量为69.2-90毫克/千克。凤山县境内矿藏少,土壤有害微量元素含量低。

水文情况

凤山县水利资源丰富,水质好,年平均河川径流量11.81亿立方米,所有地表河皆发源于本县境内,全部汇入红水河,属珠江水系,全境大小河流共129条,集水面积2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6条,季节性河流113条,主要为盘阳河、乔音河、坡心河、九曲河、砦牙河等。

气候情况

凤山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冬较严寒,夏少酷暑,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0.1℃,年平均降雨量1564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秋季降雨较少,昼夜温差大,对凤山粳的成熟有利。

2018年9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凤山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上一特产:黄精墨米酒

下一特产:凤山核桃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