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粥

及第粥

相传在明朝,广州西关有一个叫伦文叙的小男孩,由于家里贫困,七岁便出来卖菜。他从小就喜欢吟诗作对,在菜市里还不时有人缠着他吟诗。

有一天,他挑着半担菜路过丛桂路一间粥铺时,饿得肚子咕咕直叫,但又没钱买。店主认出他是诗童伦文叙,便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去读书呢?在菜市场卖菜太可惜了。”伦文叙说:“我家穷,没有钱。”店主说:“这样吧,以后你每天都把菜挑来我这里,我买一部分,然后还每天给你一碗粥吃,等凑够了钱你就去念书吧!”

自从以后,伦文叙天天都吃到不同的粥,有时有肉丸粥,有时是猪粉肠粥,有时又是猪肝粥,有时则三样都有。几年后,伦文叙高中状元,他不忘当年店主的恩情,回乡省亲第二天便去看老店主,并请老店主煮一碗粥。老店主命人煮了一碗肉丸、粉肠、猪肝齐下的粥,献给伦状元。伦文叙便给此粥取名“状元及第粥”。

现在,多为讨个吉利,有不少父母买“及第粥”拿回家中给子女吃。

人们为什么把猪肉、猪肝、猪粉肠滚制的粥称为及第粥?其中有段古:话说清代末期,广州有个肉贩上街叫卖,天天经过一间私塾,塾师是他的老主顾。肉贩是个文盲,但为了方便记帐,请塾师教他认识了"猪肉、猪肝、猪粉肠"几个字。有一年科场开考,好事者怂恿肉贩去应试,说功名全靠0积德。肉贩信以为真,在卷上只写了"猪肉、猪肝、猪粉肠"七个字。岂料主考正是当年的塾师,塾师有意让肉贩欢喜一场,自已另写一篇替代。结果肉账高中。塾师主考完毕,恐肉贩下次再来混账,便交代同僚如下科发现卷上有写"猪肉、猪肝、猪粉肠"的,应把卷取消。岂料第二科开考,肉贩又来应试,写了七字后便即交卷。主考看后啼笑皆非,但想到前科主考早有交代,莫不是暗示要多多关照,不若做个人情,代写一篇让肉贩再高中。京度期近,肉贩想借此浏览没途风光,于是又整好行装,上京赴考。不料到京时;已停止进场,肉贩呆立门外,形如木鸡。刚巧王爷经过,遗下灯笼一个,肉贩捡起灯笼,进入场院内,并把灯架在座位旁边,卷上写了七个字后便交卷。主考见卷。目瞠口呆,但一想到那灯笼是王府之物,事出有故,只得代写一篇,又让肉贩高中。后来,有人问,你三次及第靠什么?肉贩说:"猪肉、猪肝、猪粉肠"。

做法:配料:猪肝,小猪肉丸,海米做法:1.将猪肝去血水,然后切成小薄片。2.把小猪肉丸用盐调好味,再把海米切碎。3.当米粥开锅后,先放入海米,九成熟的时候再放小猪肉丸,最后加猪肝薄片,调好咸淡就成功啦。

上一特产:广州南乳花生

下一特产:广州点心宴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