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贝雕

甲子贝雕

甲子贝雕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甲子贝雕”——甲子是有名渔港,海边沙滩上贝壳资源丰富。“甲子贝雕”是采用海边各种各样的贝壳,通过精细加工,用特质粘胶组成组成逼真、生动的山、石、水、河流、瀑布、木竹花草、鸟兽虫鱼、各种人物造型等活灵活显、立体感强的图景,加上配置玻璃框架,形成立体工艺品,畅销海内外。

甲子贝雕是全国优秀的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它是以贝壳为雕刻材料,制作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作品。如人物、花鸟鱼虫、花瓶摆件、漆板挂画、屏风……其作品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堪称中国工艺美术品中的一朵绚丽奇葩。被列入汕尾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甲子贝雕历史悠久,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是一门具有历史性、传统性的艺术。据史料介绍,早在明清时期,甲子就有人将贝壳经过锯、磨、钻、刻等制成首饰品。如“马鞍螺”用绳子串成项链;“花蚌仔”连成手环;用漂亮光泽的贝壳制成玉牌,当成吉祥之物给小孩子佩带。由于甲子毗邻南海,贝壳生长甚多,常用贝壳类制成日常用品。如“红螺壳”锯开制成水瓢;“日月壳”做粪匙;“丝蚌壳”穿绳连在网上作铅坠;“响螺壳”当螺号配合八音鼓乐演奏等。近百年前,老艺人刘基碧偕子隆明就以海边捡来的小贝壳、海柳树枝用糯米糊粘成梅花盆景艺术品在市井出售度生。原系甲子贝雕工艺厂创作设计组组长,现已73岁高龄的著名工艺美术师刘永溪就是其嫡系子孙。至光绪年间,甲子镇内就有小规模的贝雕家庭作坊十几家。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使甲子贝雕这一传统技艺得以延续传承,于1956年成立了我省首家贝雕工艺厂——甲子贝雕工艺厂,利用甲子优良渔港丰富的贝壳资源,吸收了大批手工艺人和熟练雕刻技术工匠,促进贝雕行业的大发展。从业人员从五十年代的100多人,发展到八十年代的1000多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甲子贝雕进入鼎盛时期,工艺厂的老艺人们,尤其是老艺人刘基碧嫡系子孙刘永溪设计及制作的立体贝雕作品《睡莲》、《三打白骨精》、《螺女》、《满载渔歌》、 《菊蟹》、《长征》、《敦煌飞天》、《百鸟迎春》等,多次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展览,并频频荣获奖项。其中立体贝雕《睡莲》被评为当年在连云港举办的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创作新作品第一名。《三打白骨精》在当年广州交易会展出时,广受国内外客商好评,同时被工艺美术界认为是突破中国平面贝雕局限、首创立体贝雕艺术的开始,即被选送国家博物馆收藏,并被评为当年中国工艺美术十大优秀作品,作为中国国际新闻图片向全球发布;1976年,刘永溪在省雕塑研究班学习的创作毕业作品立体贝雕作品《螺女》被选发在1978年《广东工艺美术新作选》,后与《三打白骨精》一起被收入《中国工艺美术作品集》;1979年,刘永溪创作立体贝雕作品《菊蟹》,在全省工艺作品展览上被评为优秀作品,并作为1980年5月《广东画报》的封面刊登。甲子贝雕多次参加北京、上海、连云港、广州等地工艺品展览或商品交易会,其花鸟屏、人物屏、传古屏、山水屏、立体花瓶、屏风贝雕画等不同类型的作品,一直深受国内外专家、客商的高度赞誉,产品大量出口、畅销全国及东南亚、欧美及非洲等国家、地区,揭开了甲子贝雕工艺史崭新的一页,年产值高达1000多万元,繁荣了当地经济。

甲子贝雕工艺技艺精湛。它借鉴牙雕、玉雕、木雕和国画等线条深浅勾勒技艺,以千姿百态的贝壳经过精雕细琢构成一件件多姿多彩、风格精巧、惟妙惟肖的艺术作品,每件作品都体现着民间艺人们巧妙身手和美的心灵。尤其是全国首创且仅存的立体贝雕这一传统技艺,更是凸现作品视觉与质感的神韵效果,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在制作过程中,甲子民间老艺人们对贝壳的运用,极其高妙。有斑痕的贝壳,锯成带疤痕的树木躯干;具有螺丝旋纹的贝壳,切成仕女的发髻;利用江瑶贝、银壳贝,制作树叶;利用海螺、鸡心螺的红色作枫叶。还有,葡萄是用贝内层的紫色制作的,衣裙是利用江贝的层层纹理表现的。实在不行,才染上透明色。有专家称,国画有多少种表现形式与构图,就有多少种甲子贝雕画。

甲子贝雕表现手法有立体、半立体、平贴、刻线、浮雕、镂空、沉雕等;类型分浮雕挂画,如花鸟、人物、山水、博古等;立体贝雕,如人物、花鸟鱼虫、花瓶摆件;低浮雕及镶嵌,如漆板挂画、家具、屏风等。其制作步骤主要有几个方面:一设计图样,根据社会、民俗所需,设计出各种规格具备古代创意且实用的图纸;二取材,根据图纸设计的需要,分解拆件,按其部件动态选用适合贝壳、因材施艺粘膜成型;三制作,对所需的部件进行切割、打磨、再经手工雕刻、抛光,使其生动活泼,增强画面美感;四上色,按画面内容需要,给予加色衬托;五安装,把部件组装在底板上或架件上恢复原设计图案的艺术造型,然后配上木框、玻璃等装饰部件,便成贝雕产品。

甲子贝雕这一优秀的民间传统工艺,堪称中国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有深邃的文化底蕴,还具有重要的价值:一利用价值,贝壳原是海滩积物,只能烧成壳灰使用,价值很低,但贝雕变废为宝,大大提高了贝壳的利用价值;二社会价值,贝雕制作所需从业人员,解决了社会劳力就业问题;三艺术价值,传承先人的贝雕艺术技艺,首创立体贝雕艺术,把贝雕技艺推上更高的艺术台阶;四经济价值,贝雕生产可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国家出口创汇。

2013年12月,甲子贝雕入选广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特产:潭西咸鸭蛋

下一特产:碣石鸟笼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