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嵌瓷

潮汕嵌瓷

潮汕嵌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州嵌瓷是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造型,为建筑物装饰或制成单件摆设的特种工艺。它的艺术特点是:构图雄伟,色彩绚丽,形象生动,质地坚实,虽久经风雨或烈日曝晒而不褪色。

潮州嵌瓷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就已在民间出现。当时,潮州陶瓷生产发达,民间雕塑兴旺。出现用瓷片剪裁成简单的花卉,镶嵌在建筑物上的创意。

清代,潮州各地采用嵌瓷装饰祠堂、民居更加广泛。到了清末,瓷器生产作坊与嵌瓷艺人配合,专门烧制各种色彩的瓷碗,供裁剪并镶嵌成平面、浮雕或立体的花卉植物、飞禽走兽、戏曲人物,用于装饰建筑物或庭园室内。潮州嵌瓷终于发展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

2011年,潮州嵌瓷入选第三批国家级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特产:潮州纱丁

下一特产:潮式卤鹅肝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