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饺粑

桂阳饺粑

素有“千年古郡”之称的桂阳,这儿大人小孩都爱吃“饺粑”。饺粑是桂阳的特产,也是桂阳人特有的叫法。只要你一踏上家乡的土地,吃饺粑可以随心所欲了,其中有水煮、清蒸、油炸等多种吃法。街上到处可以买得到,而且价廉物美。

吃饺粑的习惯不知可以上溯到哪个年代,过去,百姓人家一般只在元宵节、清明节、立夏、中秋或孩子满月等特殊节日才可以吃饺粑。做饺粑更是一件神圣的事,做饺粑时要淋浴、更衣、焚香,其中原由不得而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饺粑成了家常便饭。如今,桂阳饺粑以其晶莹剔透的靓色泽,五味俱陈的多门类,皮溥馅多的高质量,香喷诱人的新口味,形如半月的好寓意而远近闻名。

家乡的饺粑种类很多,按原料分有糯米饺粑、粘米饺粑、艾叶饺粑、高梁饺粑、红薯饺粑、荞麦饺粑、藕粉饺粑、蕨根饺粑。过苦日子时,还做过米糠饺粑。按时令,有立复饺粑、春节饺粑、清明饺粑、喜庆饺粑等。尤其以清明时节前后做的清明饺粑为一大特色。清明祭祖时,供品不可少的就是饺粑,这种供品饺粑一般都是纯米做成风干的,耐收藏。而清明人们食用的饺粑还在大米粉里加入少许艾叶,米粑就由白变成深绿色米粑了,咬起来还伴有清香的艾叶味道,据说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果用包裹饺粑的叶子命名的话,家乡还有桐叶饺粑、荷叶饺粑,柚叶饺粑。

家乡饺粑馅多皮薄,主要有大蒜、香葱、萝卜丝、豆角、白菜、豆腐、腊肉、少许辣椒粉等拌馅。馅有酸、甜、辣、咸等多种风味。家乡人做饺粑的一般工序是:首先选用优质米,一般都是糯米和沾米兑配。然后是用清水把米淘洗干净、晒干,磨成米粉,取适量米粉于盆中,加水,搅拌,接着使劲揉米粉团,直到米粉团有了很强的黏性,再将这半熟的米粉分捏成一个个汤圆大小的疙瘩,用手将这个米粉疙瘩拍成薄薄的圆饼状再用一个饭碗倒扣上去,随手扯掉碗沿的米粉团团,掀开碗,超薄超圆的米粉粑皮就出来了。轻轻将粑皮摊开托在左手掌心,右手夹起早就准备好的馅放进粑皮中间,然后,将粑皮对折,包住馅,用力捏粑的边沿。一些有经验的人可在粑的边沿捏出很多好看的花纹。

饺粑做好之后,排列整齐地放在竹篾或者是不锈钢做的粑托上,再连同粑托放在大锅里蒸,完全靠水蒸气将月亮粑内外蒸透蒸熟。蒸饺更是一名大学问,火侯不够,熟不透,过火了,会粘锅,还会软得不成形,馅会漏。因此,要蒸出一锅色、香、味、形俱佳的饺粑,与伴馅、手法、火侯关系极大。

朋友,您来桂阳一定要记得品尝桂阳的饺粑,其实更是在品尝一种文化。

作者:余 果 来源:凯风湖南

上一特产:菖蒲脐橙

下一特产:桂阳油茶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