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麟香腰

玉麟香腰

玉麟香腰 衡阳传统风味佳肴。又名“宝塔香腰”、“管堆子香腰”。清代衡阳名宦彭玉麟家厨在鱼丸、 黄雀丸、锅烧丸等地方风味小吃基础上创制,故名。此菜 集众多小吃品种于一碗,层层堆砌,形如宝塔,以寓步步登高。后传入民间,成为衡阳风味酒席中的定型头碗菜品,亦是民间结婚、生子、祝寿 或逢年过节团圆饭中不可缺少之物。菜分七层,由下至上分别为:红枣虎皮蛋、滑肉、锅烧丸、黄雀肉、鱼丸、蛋卷、腰花。亦可再于顶上加盖 其他菜肴。盖海参称为“海参香腰”,盖干贝称为“瑶柱香腰”,盖肉片、猪肝、猪心等,即普通宝塔香腰。垫底之物亦可因人,因时,因物质 条件而异。其特点是:造型美观,色彩艳丽,咸甜鲜香,味美可口。

历史:玉麟香腰,又名“宝塔香腰”。据传此菜始于清代,衡阳人彭玉麟官至兵部尚书,一次回乡宴客,彭要厨师把衡阳的一些著名菜肴和小吃烹制成一道菜。家厨便将彭平时最喜欢食用的黄雀肉、鱼丸、锅烧丸等菜调味烹制后,层层列于盘中,形如宝塔。该菜色、香、味、形俱佳,上桌后,赢得满座赞赏。客人问此菜何名。彭答:“该菜由我授意而制,尚无菜名,但我记得家乡曾有香腰一说,可称‘堆子香腰’或‘宝塔香腰’。”一位客人说:“今日是彭大人设宴,此菜又是彭大人授意而作,还是以‘玉麟香腰’定名为佳。”大家都表示赞成。于是“玉麟香腰”便成为当地一道著名菜肴,一直流传至今。

特点:用猪腰和鱼肉蒸、炸、炒制而成。成菜形似宝塔,用料多样,制法各异,各有风味。

工艺:将芋艿去皮,切成菱形片,加酒、盐略腌,入油锅炸黄后放入大碗里垫底;五花肉切成厚片,加酱油、酒略腌,上笼蒸熟取出,放在芋艿上面;肥膘肉切成泥,加荸荠末、八角粉、盐拌和,挤成丸,入油锅炸熟,排放在五花肉上;将肥瘦肉切成三角片,加酒、盐、八角粉略腌,挂糊,入油锅炸熟取出,放在荸荠丸上;鸡蛋打散,加干淀粉、水搅匀,入锅摊成蛋皮,似荷叶形,另用肥瘦肉泥加盐、酒拌和,用蛋皮裹上肉泥包成蛋卷,蒸熟,斜切成12片,放在油炸肉上;用鱼肉、肥膘肉分别切成细泥,加蛋清、精盐、葱姜汁调匀,制成橄榄形鱼圆几个,蒸熟,放在蛋卷上;加清肉汤和调味,上笼蒸1小时取出。猪腰治净,切成薄片,加湿淀粉、精盐拌匀,入油滑熟取出。锅内留油少许,放玉兰片、香菇、腰片、葱段炒熟,加调味、鲜汤少许,烧沸,下湿淀粉勾芡,撒上胡椒粉,淋上麻油,倒入大碗里已蒸好的菜上即成。

上一特产:玉鳞香腰

下一特产:衡阳卤粉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