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碣滩茶

沅陵碣滩茶

沅陵碣滩茶是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的特产。沅陵县“碣滩茶”是湖南省十大名茶之一,历史悠久,在唐代时被列为贡茶而盛极一时。其营养丰富,水浸出物多,茶多酚、氨基酸等含量较高。而且,由于生态环境良好,“碣滩茶”铅含量极低,属无公害有机绿茶。2011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命名沅陵碣滩茶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碣滩茶产于湖南省沅陵县,主产茶园碣滩,海拔高程100多米,南临滔滔沅水,北依武陵群山,处于亚热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年均温16.6摄氏度,年均降水量1440.9毫米,无霜期272天。常年水气多、云雾大、日光不很强烈,有着 “三伏暑天如寒秋,四季云雾泛浪头”的独特环境。温润的气候、丰富的光热,优质的水土资源,非常适宜茶叶的生长,所产茶叶,根深叶茂,芽多叶大,质地柔软,早在汉代就已经非常有名。西晋成书的《荆州土地记》记载说“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七县之一的沅陵,其茶叶质量非常上乘。唐代魏王李泰主编的《括地志》记载说,沅陵无射山多茶树,当地百姓,凡有喜庆吉祥之事,男女老少,都有围着茶树载歌载舞,阖村狂欢的习俗。茶圣陆羽在其所撰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亦对此加以引用。唐代中央大员权德舆在为陆挚《翰苑集》所写的序言中也说“(沅陵)邑0茶处多,先以碣滩产者为最”。从唐代开始,碣滩茶就从老百姓的生活茶成为朝廷特贡茶,享誉全国,流传日本。之后宋元明清各代,碣滩茶一直都是朝廷的贡茶。清同治十年《沅陵县志》载:“(碣滩茶)极先摘者名曰毛尖,今且以之充贡矣”。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访华期间,向1总理提及碣滩茶,称其为“中日友好茶”,1985年日本政府代表团来湖南考察,通过鉴定和座谈,正式将碣滩茶命名为“中日友好之茶”,为碣滩茶的生产发展带来一个新的契机。古老的碣滩茶,再次受到人们关注喜爱,相继通过日本“JONA”和欧盟“IMO”有机茶认证,频频登上各种优质名茶榜,先后获得10多项国际、国内金奖。1991年,在17个国家400多个地区参加的国际茶文化节上,碣滩茶力挫群芳夺得金奖,被评为“国际文化名茶”,载入《中国名茶录》;2006年,荣获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金奖;2010年5月,在中国(上海)国际茶博会上,碣滩茶从参展的1600多个茶样中脱颖而出,获得此次茶博会绿茶类的最高奖项“特别金奖”。2011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命名沅陵碣滩茶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高档碣滩茶的品质,外形条索细紧,圆曲,色泽绿润,匀净多亮;香气嫩香、持久;汤色绿亮明净,滋味醇爽、回甘,叶底嫩绿、整齐、明亮。碣滩茶多次被评为湖南省优质名茶,1985年被列为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碣滩茶冲泡后,开始芽嘴冲向水面,渐渐吸水后浸大张开,竖立游空,接着徐徐下沉杯底,三起三落,宛如戏虾。碣滩茶场对面有座银壶山,附近有条小溪,名叫碧水。相传,唐代有人用碧水冲泡碣滩茶,近杯觉得香气不高,离杯远些则感到浓香扑鼻,难以形容。更让人惊叹的是:相传有位老人平素爱惜碣滩茶如同珍宝,将此茶藏于秘密地方,舍不得饮用;太想念忍不住时拿出来看一看,闻一闻,身体不舒服时,也只饮少量,就会顿感全身舒爽,病痛全消。

上一特产:五强溪鱼

下一特产:沅陵板栗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