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畈萝卜

白水畈萝卜

白水畈萝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白水畈萝卜,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咸安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严寒酷暑时间短,适合萝卜生长。白水畈萝卜,根部白皮白肉,长圆筒形,根长28-32厘米,根径7-8厘米。单根重0.8-1.5公斤,质脆、味甜、风味好。肉质根基本无裂及分叉现象,商品性佳,耐贮运。

品质特性

白水畈萝卜,根部白皮白肉,长圆筒形,根长28-32厘米,根径7-8厘米。单根重0.8-1.5公斤,质脆、味甜、风味好。肉质根基本无裂及分叉现象,商品性佳,耐贮运。

营养价值

白水畈萝卜肉质根含水量≥94.77%,可溶性糖≥3.01%,粗纤维≤0.9%。肉质细嫩、甜脆、多汁、不易糠心。

土壤地貌

高桥镇白水畈所在的咸宁市咸安区地处幕阜山系和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呈阶梯状分布,状如撮箕,按形态成因为分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四大类型,相对高差936.1米。咸安区东南部和西南部为低山区,系幕阜山系北翼余脉,山脉之间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共形成大小山丘22877座,其中山峰218座,最高峰为大幕山灶背岩,海拔954.1米。相对高差50-200米,谷深坡陡,坡度为60°左右。中部和东部为丘陵区,海拔50-300米,相对高差50-100米,丘体零乱、圆浑,坡度50-300米,垄岗、残丘相间,脉络明显,坡度小于5°左右。咸安区北部和东北、西北、西部部分为平原区,海拔30米以下,最低处斧头湖海拔18米,地势平坦,湖泊港汊多,河网密度大,坡度小于3°。咸安区西南部、东南部地表广泛分布石灰岩,属喀斯特地貌,溶洞特多。

白水畈是高桥河冲积而成的平原,由于是沙壤土质,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丰富,物理性状良好,水源充分,日照时数长,适合萝卜生长。

水文情况

咸安区年均降雨天数150天,降雨量年均1531.4毫米。高桥河发源于大幕山麓之庙边村外朱邱庄,在咸安境内河段长38.1公里,沿途接纳支流有12条,为咸安区境内第二大水系。

气候情况

咸安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严寒酷暑时间短。境内日照时数年平均值为1879.65小时,日照率为42%,最多的1979年为2075.4小时,最少的1975年为1596.6小时,年较差478.8小时。境内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春季多东风,夏季多东南风,秋冬多偏北风。气候适宜于白水畈萝卜生产。

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白水畈萝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上一特产:雷竹

下一特产:向阳湖莲子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