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大蒜

三乡大蒜

三乡大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一.产品介绍

三乡大蒜新出土时蒜皮紫红,晾干后蒜皮呈白色,皮薄如纸,蒜形饱满,头大瓣齐,清白似玉,粘辣清香,隔夜不变味,形、色、味俱佳。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包括土壤类型、pH值、土壤肥力状况和地形地貌等典型特征。三乡大蒜主要分布在三乡镇及周边乡镇,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属半岭半川地形,熊耳山系。种植区沿洛河走向由西南向东北倾斜,高程在270米到300米之间(采用国家高程基准)。地处连昌河冲积谷地,故又名昌谷。土层以潮土、褐土为主,较为肥沃。(2)水文情况。包括水系、水源和水质情况及影响因子。保护区境内地层为湖湘沉积处,镇域内有洛河、连昌河、黄溪河、杜阳河四条主要河流。洛河三乡全境12km,境内主要有杜阳河,连昌河和黄溪河三条洛河支流,充足、优良的水资源为三乡大蒜提供了良好的灌溉。(3)气候情况。包括季风、温度、湿度、日照和降水等特殊气候因子。保护区域属温湿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光能丰实,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47.1—2313.6小时,日照率为47℅。平均降水量为659.7毫米,一般年内夏季(6-8月份)两水集中站5℅,秋雨和夏雨各占28℅、22℅,冬季受大陆性气团控制,雨雪较少。季风明显,各季偏北风,夏季偏东风,全年盛行东北风,年平均风速2.5米/秒。年平均地温为16.8摄氏度。该地域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适宜大蒜生长。

三.地域范围

宜阳县三乡大蒜地域保护范围为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境内,涉及三乡镇、韩城镇、张坞镇、高村镇、莲庄镇、柳泉镇、香鹿山镇、锦屏镇共8个乡镇。三乡大蒜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5′~112°26′,北纬34°16′~34°42′之间,东西长62.8公里,南北宽47.5公里,三乡大蒜种植面积4619公顷,年产量12万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三乡大蒜新出土时蒜皮紫红,晾干后蒜皮呈白色,皮薄如纸,蒜形饱满,头大瓣齐,清白似玉,粘辣清香,隔夜不变味,形、色、味俱佳。(2)内在品质特征。根据检测结果显示,三乡大蒜产品品质指标为:蛋白质≥4.0g/100g、铁≥8mg/kg、钙≥100mg/kg、维生素E≥0.4mg/100g、大蒜素≥800mg/kg。(3)安全要求。三乡大蒜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规定,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推行标准化生产,切实保障三乡大蒜质量安全。

上一特产:合盛栈元宵

下一特产:上观水蜜桃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