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红薯

襄城红薯

襄城红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一.产品介绍

襄城红薯薯皮光滑,色泽鲜亮,有红、黄等颜色,呈椭圆形或纺锤形,外形匀称,平均单果重300克左右。襄城红薯粗纤维少,鲜食味甘,熟食味浓,质地细腻,口感绵软甘甜。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襄城县位于中原腹地,东倚伏牛山脉之首,西接黄淮平原东缘,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宜种植红薯的种植。 2.1 土壤地质地貌情况 襄城县境西南部为连绵起伏的浅山区,土壤系河流冲击形成的石灰质,含有大量的红色水成岩风化而成的棕壤,富含磷、钾,土层深厚,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中等,低氯。土壤中砂粘颗粒比例适当,疏密适度,通透性好,非常适宜红薯生长的需求。 2.2 水文情况 襄城县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质清澈、洁净。年均降雨量750mm,境内有大小河流16条,过境水量平均达11.51亿立方米以上。全县浅层地下水总储量1.4亿立方米,全县境内没有污染源,水源达到农产品无公害生产使用水标准,建设有完善的灌溉体系,灌排方便,可满足红薯生长需要。 2.3 气候温度情况 襄城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7℃,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281.9小时,年平均积温5463.8℃,无霜期为210天,适宜红薯生长需要。特别是红薯生长的6—9月份 ,平均气温25.2℃,光照721.4小时,降水486.5mm,热量充足,光照充沛,降水丰富均匀,且昼夜温差大,十分有利于红薯生长和养分积累。

地域范围

“襄城红薯”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境内,覆盖襄城县紫云镇、丁营乡、十里铺镇、王洛镇、汾陈镇、颍阳镇、颍桥回族镇、双庙乡、山头店镇等9个乡镇257个行政村,其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1′42″~113°41′40″,北纬33°41′20″~34°16′44″;生产登记面积2.86万公顷,年均总产量稳定在11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4.1 感官特征 薯皮光滑,色泽鲜亮,有红、黄等颜色,呈椭圆形或纺锤形,外形匀称,平均单果重300克左右。襄城红薯粗纤维少,鲜食味甘,熟食味浓,质地细腻,口感绵软甘甜。 4.2 内在品质 襄城红薯营养成分丰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2.2克/100克;抗坏血酸含量≥3.8mg/100g;可溶性糖含量≥0.95%;淀粉含量≥18克/100克。 4.3 质量安全规定 襄城红薯种植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技术标准要求,条件好的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生产,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 使用的农药等农业投入品,推行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切实保障襄城红薯质量安全。

上一特产:襄城烤烟

下一特产:尚庄大棚瓜菜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