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金银花

禹州金银花

禹州金银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禹州金银花,河南省禹州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禹州市人工栽培银花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中国药学大辞典》记载:“银花产河南禹州、新密,名曰密银花。中密花。”禹州金银花呈棒状,密被柔毛和纤毛,花冠厚实,表面以绿白色为好。

内在品质指标

禹州金银花经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测定:水分≦9.5%、绿原酸含量≧2.6%、木犀草苷含量≧0.053%。

药用特性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密银花含有黄酮类木犀草黄色,葡萄甙,皂甙和含1%的环已六醇。对黄白色葡萄球菌、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老贺氏痢疾杆菌、人型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是中医处方中常用药。

土壤地貌

禹州市位于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北部、西部、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和东南部为颍河带状冲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岗地和平原各占1/3,区域内有山头913座,海拔最高点1150.6米,最低点92.3米。土壤类型以褐土和棕壤土为主,有机质含量高,通透性好,无污染,适宜禹州金银花的种植。

水文状况

禹州市境内水资源丰富,有颍河、涌泉河、吕梁江、兰河等大小河流113条,南水北调中线贯穿全境。水量足,水质好,灌溉方便,适宜禹州金银花的生产。

气候条件

禹州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达218天,年平均气温14.3℃,年平均降雨量674.9毫米。从气候条件分析,禹州气候冷暖适中,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且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金银花有效成分的积累,为禹州金银花的品质生成创造了条件。

历史渊源

禹州市人工栽培银花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中国药学大辞典》记载:“银花产河南禹州府密县,名曰密银花。中密花。”

2010年,禹州市实施《禹州市中医药产业规划》,坚持“集中连片,规模种植,建设基地,优质高效”的原则,扩大金银花种植面积,同时引进了红色花冠的金银花等新品种。

2012年,禹州市建设2万亩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基地。

2018年,禹州市推行“企业+基地+农户”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发展金银花特色种植产业。

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禹州金银花”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上一特产:禹州丹参

下一特产:禹州奇石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