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芹菜

鹿邑芹菜

鹿邑芹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鹿邑芹菜的主栽品种为当地常规良种,自留、自繁,该品种株型紧凑,色泽翠绿,叶柄宽厚,粗纤维少,质地脆嫩,清香味浓,维生素C、钙、铁均高于其他常规芹菜品种。鹿邑县属于暖温性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营养物质积累多,造就了鹿邑芹菜“挺、实、脆、鲜”的独特品质特性。

外在感官特征

鹿邑芹菜株型紧凑,色泽翠绿,叶柄宽厚,粗纤维少,质地脆嫩,清香味浓。

内在品质指标

每100克鹿邑芹菜中,可溶性总糖含量(%)≥1.41、粗纤维含量含量(%)≤0.85、维生素C含量≥13.9毫克、钙含量≥60毫克、铁含量≥0.84毫克。

土壤地貌

鹿邑属于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由于过境河流均注入淮河,又称黄淮平原。全境地势平坦,地势西北略高,东南偏低,平缓倾斜,自然坡降为1/4500~6000。海拔37.4~46.5米,海拔最高点在玄武镇崔庄,高程为海拔46.3米;最低点在郑家集乡王竹庄,为海拔37.4米。

鹿邑县土壤类型包括褐土和两合土两类,有机质丰富,质地沙粘适中,耕层深厚,耕性良好,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生长性能较好、pH值6~8,绝大部分6.7~7.2。通透性好,无污染源,适合芹菜生长。

水文情况

鹿邑县境内水资源丰富,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丰富,年平均降雨量在755.2毫米。全县属于淮河流域,境内沟河纵横,主要沟河分别汇入涡河、西淝河、颍河合称三大水系。有河流13条,分别是沙河、洮河、太平河、惠济河、小洪河、涡河、五里河、急三道河、白沟河、清水河、晋沟河、黑河、李贯河。地表水、地下水丰富,属于强水区。浅层地下水2.2098亿立米,除去蒸发1.15亿立米,按水均衡法计算,可采量为1.060亿立米。浅水层在2.5米以上,平均埋深3.39米,便于开采,宜于发展井灌。水质较好,适宜农田灌溉。

气候情况

鹿邑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受太阳辐射的变化和寒暖气流交替的影响,四季分明。其特点:冬长寒冷雨雪少,夏长炎热雨集中。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14.4℃,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在2277.4小时左右,无霜期为220天,10℃以上积温4727℃,年平均降水量755.2毫米,春季平均降水量161.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1.8%,夏季平均降水量382.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51.7%,秋季平均降水量154.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0.8%,7月份为高峰期193.3毫米,占年总降水量的26.4%,多雨年达489.5毫米。历年平均降雨88天,最多119天,最少63天,适合于芹菜种植。

历史渊源

西芹是鹿邑县的特色蔬菜,其种植历史始于20世纪80年代。

2018年以来,鹿邑县任集乡依托当地特色蔬菜种植优势,重点发展以美国西芹为主的蔬菜生产。任集乡政府建立了高效开发示范园区,凡在示范园区种植西芹1亩以上的农户,政府为菜农协调银行贷款每亩2000元,用于建塑料大棚。同时,该乡蔬菜协会购进美国西芹良种,赊销给贫困户。聘请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常年举办技术培训班,解决贫困户的技术难题。

2019年10月,周口市鹿邑县任集乡冷庄行政村(西芹)入选全国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鹿邑芹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上一特产:干煸盘龙鳝

下一特产:鹿邑蒲公英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