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岛刺参

崆峒岛刺参

崆峒岛刺参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崆峒岛刺参”的地域保护范围是:崆峒列岛(崆峒岛、担子岛、夹岛、舵罗顶岛、马岛、柴岛、鳖砣岛、号岛、头孤岛、二孤岛、三孤岛、大岩石岛、地理星岛、北豆卵岛、南豆卵岛)周围海域。该区域具有独特优良的气候环境、水质条件、海洋底质和藻类资源,为刺参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栖息和繁衍环境。崆峒岛海域刺参(鲜)年产量约280吨。崆峒岛刺参体型圆筒状、黄瓜形,成参一般体长为15cm~40cm、体重100g~1500g,体表亮洁呈黄绿色或深褐色。背面稍隆起,背、侧面有4列(尤其是背部两列)排列不规则的挺直粗壮的圆锥形肉刺(疣足)。该刺参肉质厚实紧密,口感细糯滑润,富有弹性,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该刺参的产地环境、育苗、底播增殖、加工等严格按照技术要求从事生产经营,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中规定的项技术标准,制订质量管理细则,强化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崆峒岛刺参”的质量安全。刺参的加工工艺已有百年历史,按照剖脏、淡水煮熟、盐渍、干燥、盐煮缩形、灰参、干燥、分等、检验、包装等流程进行,加工的全过程除水和食盐外,杜绝施加任何其它物料。

地域范围

“崆峒岛刺参”的生产地域范围是:烟台市芝罘区崆峒列岛周围海域,地理坐标为:121°27'28.80"-37°34'35.04"、121°31'58.80"-37°32'28.68"、121°33'36.00"-37°32'31.20"、121°37'40.80" - 37°37'06.96"、121°31'04.80"-37°37'05.52"。地域保护范围面积7690公顷,刺参(鲜)年产量约28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品质特色:体型圆筒状、黄瓜形,成参一般体长为15cm~40cm、体重100g~1500g,体表亮洁呈黄绿色或深褐色。背面稍隆起,背、侧面有4列(尤其是背部两列)排列不规则的挺直粗壮的圆锥形肉刺(疣足)。具有刺参特有的气味,无异味。 2、内在品质指标:肉质厚实紧密,口感细糯滑润,富有弹性,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鲜参含有蛋白质4.13g~5.12g/100g、脂肪1.0g~1.5g/100g、钙91.28mg~93.14mg/100g、铁5.01mg~6.15mg/100g。 3、质量安全规定:产地环境、育苗、底播增殖、加工等严格按照技术要求从事生产经营,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 18406.4)、《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NY5052)、《无公害食品刺参》(NY5328)、《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NY5073)中规定的项技术标准。按照上述各项标准要求,制订质量管理细则,强化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崆峒岛刺参”的质量安全。

上一特产:拔丝苹果

下一特产:红烧对虾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