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海参

蓬莱海参

蓬莱海参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蓬莱海参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蓬莱被誉为“中国海参苗种之乡”。蓬莱县志 蓬莱县续志(卷之五食货志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鱼属 海参。蓬莱县志(山东省蓬莱市史志编纂委员会 编 齐鲁书社出版发行1991年) 盛产海参。海参系国内20余种食用海参中的上乘佳品,营养价值极高。第330页,第五节描述,80年代,县内开始养殖蓬莱海参等海珍品。1984年,县海珍品增殖中心首次在近海养殖区投放海参苗种,到1987年共投放海参苗种220万头。增养殖前养殖区内海参年产量0.1吨,增养殖后的1986年、1987年,年产量均为0.25吨。1986年,县海珍品增殖中心进行50亩海参增养殖高产实验,1988年收获,效果颇佳,单位面积存货12.9头/平方米,平均亩产量18.2公斤(干品)。1990年,增养殖达到800亩,少量采捕400公斤(干品)。1991年增养殖达到1000亩。烟台水产志(山东省出版总社烟台分社1989年)第67页描述,海参全市只有刺参一种。除了莱阳县沿海外其余各县(市、区)凡有岩礁、砾石和大叶藻丛生的海域,都有分布,其中以蓬莱沿海最多,据调查,全市海参资源面积约8.8万亩。资源现存量5252吨(鲜品),适宜年采量约1000吨,海参采捕在民国以前,靠人力沤水潜底捞取或在海面游泳用叉枪刺扎。

海参是一种名贵海产动物,因补益作用类似人参而得名。海参肉质软嫩,营养丰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滋味腴美,风味高雅,是久负盛名的名馔佳肴,是海味“八珍”之一,与燕窝、鲍鱼、鱼翅齐名,在大雅之堂上往往扮演着“压台轴”的角色。该店在继承发扬传统经营方式的基础上,公司加工生产的优质野生干海参、高压即食海参、即食鲍鱼等高档海珍品和烤鱼片、鱿鱼板、鱿鱼丝、各种鱼干海米、干贝、虾皮、虾酱、海蜇等干海产品畅销胶东市场多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地域范围

“蓬莱海参”的生产地域范围是:蓬莱阁街道(西庄村、林格庄村)、新港街道(矫格庄村、大皂孙家村、湾子口村、赵格庄村、铜井村、营子里村、刘家旺村)、刘家沟镇(东赵村、木基迟家村、南吴家村、解宋营西村、解宋营东村、朱家庄村、墟里村、海头村)、潮水镇(衙前村)周围海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20°40'32.25"-121°01'26.23",北纬37°42'39.01"-37°50'43.45"。地域保护养殖面积1万公顷,年产量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品质特色:体形肥满、圆筒状,体长一般20-40cm,体宽3~6cm,体表亮洁呈黄褐色或栗黑色。背面稍隆起,上有4~6行挺直圆锥形的肉刺(疣突)。腹面色浅,一般呈浅黄褐色。具有海参特有的海鲜味,无异味。 内在品质指标:口感清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鲜参含有蛋白质≥5.00g/100g、脂肪≤0.10g/100g、钙≥30mg/100g、锌≥3.0mg/kg。 2、质量安全规定:严格按照以上“特定生产方式”中所提到的产地环境、育苗和养殖中的技术要求从事生产经营,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GB18406.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NY5328《无公害食品海参》、NY 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3《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中规定的各项技术标准。按照上述各项标准要求,制订质量管理细则,强化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蓬莱海参”的质量安全。

上一特产:蓬莱葡萄

下一特产:鲜鱼面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