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河蒲公英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黄花郎、木山药、奶汁草。为菊科蒲公英属植物,生于山坡草地,沟旁崖边,全县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年收购量约1万—1.5万公斤。

蒲公英为多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含白色乳汁。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叶基生,排列成莲座状。早春及晚秋开花,开黄色舌状花,由叶丛抽出,头状花序单一、顶生。瘦果倒披针形。开花前连根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蒲公英全草含有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果胶等。

蒲公英的药理作用:

1、蒲公英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2、蒲公英浸剂有相当强的利胆作用。

3、蒲公英有抗人体肺癌的作用。

蒲公英味甘、苦,性寒。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乳腺炎,胃炎,肠炎,肝炎,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统感染。用量3—8钱,鲜1—2两;外用适量鲜品,洗净捣烂敷患处。

附方:1、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蒲公英片,每服4—8片(小儿酌减),每6—8小时一次。或服蒲公英糖浆每次服8毫升,每日3次,儿童酌减。2、急、慢性阑尾炎:蒲公英1两,地耳草,半边莲各5钱,泽兰、青木香各3钱。水煎服。

蒲公英营养成份丰富,除全草可入药外,还可供食用。李时珍说它:“小科布地生,断之有白汁,嫩苗可食。”《本草纲目》将其列入“菜部”。蒲公英烹调食用方法甚多,主要菜谱有蒜茸蒲公英,蒲公英炒肉丝等。

关于蒲公英药名的来历和药效,还有一个故事呢。传说,从前大清河畔某村有个老员外,家有一位小姐年方二八,待字闺中,不幸得了乳疮,乳房又红又肿,疼得坐立不安。但小姐羞口难开不敢向父母亲讲明,后来病情严重,贴身丫环偷偷地禀报了老夫人,那老夫人愚昧无知,以为小姐年轻轻的,竟患此症,其中定有蹊跷。老夫人越想越气,不仅不给小姐请医诊治,反而把她大骂一通。

小姐本疼痛难忍,又加上母亲劈头盖脸一顿大骂,一时想不开,在夜深人静时走出后门,来到大清河边,便一头跳了下去。

碰巧,大清河上有一位老渔夫和女儿正趁月色撒网捕鱼,他们见人投河,急忙划过船去。渔家女儿素识水性,她纵身下水把小姐救到船上来。她找出自己的衣裳,替她换上,换衣时,渔家女儿发现小姐生了奶疮,就询问爸爸有没有偏方治疗。

老渔夫想了想说:“明天你给她挖点药去。”渔家女按父亲的指点,挖来了有锯齿长叶、长着白绒绒球似的野草,熬成药汤,让小姐口服数剂,并把鲜药捣烂敷于患处。小姐的病居然渐好了。

员外和老夫人自女儿离家出走以后,猜度她凶多吉少,后悔莫及,痛不欲生,派人四处寻找,一直找到船上。员外夫人得知小姐跳河遇救,真是喜出望外。为了感激渔家父女救命之恩,小姐和渔家女拜为姐妹。员外还送给渔家父女不少贵重礼物。但他们坚决不收,后来留下许多药草,又打渔去了。员外亲自给这种药草取了名字——“蒲公英”,因为老渔夫姓蒲,他的女儿叫公英。从此,蒲公英治奶疮的事就远近传开了。

大清河北岸龙山一带出产的蒲公英最好,这里的蒲公英根粗,叶厚,汁浓,药用价值高。(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上一特产:东平酸枣仁

下一特产:翻白草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