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黄精

铜鼓黄精

铜鼓黄精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铜鼓黄精保护区域地处罗霄山脉北端东部,属于中亚热带北部湿润气候,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山丘连绵起伏,森林覆盖率87.4%,负氧离子含量达7万个/cm3;土壤为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和山地草甸土,土层深厚,养分丰富,渗透性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2.85%~12.52%,PH值4.9~6.5;境内水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少酷暑,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2℃,平均日照1496.8h,无霜期265d,平均降水量1732.8mm。独特的气候环境条件,形成了铜鼓黄精种植的独特自然生态环境。

铜鼓黄精保护区域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赣西北山区,修河上游,东邻宜丰县,南接万载县,西界浏阳市、平江县,北连修水县。铜鼓黄精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铜鼓县的港口乡、棋坪镇、高桥乡、排埠镇、温泉镇、永宁镇、三都镇、大塅镇、带溪乡等9个乡(镇);保护范围位于东径114°04′40″~114°43′54″,北纬28°22′59″~28°49′46″。保护面积3954公顷,年产量29655吨。

外在感官特征:铜鼓黄精呈长条结节块状,常数个块状结节相连,长4~20cm,直径1~3cm。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结节上侧有突出的圆盘状茎痕,直径0.8~1.8cm。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淡黄色至黄棕色。气微,味甜,嚼之有黏性。铜鼓黄精表面灰黄色,结节状,姜形,圆盘状茎痕,饱满,多糖含量高。

内在品质指标:水分≤17.0%,总灰分≤3.9%,酸不溶性灰分≤1.5%,黄精多糖≥10.0%,浸出物≥55.0%,蛋白质≥2.5%。

上一特产:丰城田螺辣酱

下一特产:客家米酒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