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火腿

绩溪火腿

绩溪火腿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绩溪火腿,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绩溪火腿是徽菜的重要原材料和调味料之一,在徽菜中得到广泛应用,“以之入菜,则味如仙馔,以之入汤,则其味无穷矣”。绩溪火腿色泽鲜艳,香味浓郁,散发火腿特有芳香,瘦肉鲜嫩可口,肥肉香而不腻,咸淡适中,呈现火腿特有口感。

绩溪火腿形状呈竹叶形或琵琶形,外观完整,皮肉不脱离,肉面无裂缝,皮薄脚细,油头少,腿心饱满,皮色黄亮,肌肉切面呈胭脂红、玫瑰红或桃红色,色泽鲜艳,脂肪切面呈玉白色或微红色。

绩溪火腿富含氨基酸,香味浓郁,散发火腿特有芳香。瘦肉鲜嫩可口,肥肉香而不腻,咸淡适中,呈现火腿特有口感。其中,氯化物≤9%,蛋白质≥25克/100克。

地质地貌

绩溪火腿产区位于皖南山区,地处天目山山脉和黄山山脉结合带,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分水岭,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产区森林覆盖率78.2%,地形地貌多样,重峦叠嶂,溪流纵横,山脉、盆谷相间,地形结构呈“多”字形延伸,境内海拔最高1787.4米,海拔最低125米,属于含中山的低山丘陵区,土壤类型以红黄壤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生物资源多样,生态环境良好,适宜绩溪黑猪养殖。

水文情况

绩溪火腿产区境内水系均为源头水,没有过境水,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无污染。主要河流有扬之河、登源河、大源河、徽水河等,南北分流,分别入钱塘江和长江。

气候情况

绩溪火腿产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春季气温回升快,雨日较多;夏季气温较高,湿度大,秋季气温下降快,降雨少,气候干燥;冬季寒冷,降水少。全年阳光充足,年累计日照时数为1801.8小时。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531.5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梅雨季节和三伏天(4~8月)季节性气候较为明显。早晚温差较大,产区历年平均气温16.2℃,最热月份(7月份)平均气温27.6℃,最冷月份(1月份)平均气温3.9℃,年平均温差为9.8℃,无霜期243天,常年空气湿度76%。产区独特的气候适宜绩溪火腿的生产,特别是自然发酵。

农业传统

绩溪火腿产区是米粮经济作物区,农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其次是玉米、豆类、蔬菜,经济作物以油菜、桑、茶、药为主,青绿饲料资源丰富,畜牧业以养猪为主,家家户户都有养猪的传统。

2019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绩溪火腿”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上一特产:伏岭玫瑰酥

下一特产:板桥大米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