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田鱼

青田田鱼

青田田鱼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青田田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田鱼是浙江省青田县著名的特产,青田县的稻田养鱼自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置县以来,就有养殖,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青田县志》中有“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于稻田及圩池养之”的记载。这是有关青田田鱼养殖的最早文字记录。

田鱼一种变种的鲤鱼,有四种颜色。虽出自稻田而无泥腥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鳞片柔软可食,营养十分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田鱼的营养价值极高,据浙江省医学研究院测定:鲜田鱼可食部分含粗蛋白、粗脂肪、铜、锌、氨基酸等15种。

田面种稻,水体养鱼,鱼粪肥田,鱼稻共生,鱼粮共存。通常稻田里有许多杂草会和水稻争肥料、争水分、争空间,每年最少要耘田除草两次。放了田鱼后,杂草都给田鱼吃掉了,现在一年到头都不用除草。这种古老而实用的养鱼方式,正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所关注:水稻可为鱼类提供遮阴和有机物质,鱼类又可以为水提供氧气、吞食有害昆虫,有益于养分循环。

2005年5月16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世界范围内评选出了5个古老的农业系统,作为世界农业遗产进行保护。作为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农作方式,浙1田的稻田养鱼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惟一的入选项目。

青田县的稻田养鱼自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置县以来,就有养殖,至今已有1200多年。清光绪《青田县志》中有“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于稻田及圩池养之”的记载。这是有关青田田鱼养殖的最早文字记录。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毗邻温州。作为浙中南奇山秀水风景旅游胜地的青田,是国家级生态自然保护区。青田“田面种稻,水体养鱼,鱼粪肥田,稻鱼共生”这个直今保存完整的耕作方式,巧夺天工!青田在稻田养殖田鱼有悠久的历史,青田县现养鱼面积达10万亩,所产田鱼,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青田农户有熏晒田鱼干的传统,通过屠宰、盐制、干燥、配料、熏制等工序,制成田鱼干型,色香味俱全,实为佳品。青田的田鱼是联合国联农组织2005年6月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公司抓住“青田田鱼”走向世界的这个良好的趋势,创立“青田鱼”品牌欲与其一起发展,壮大。青田稻田养鱼"被列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产品历史:据记载,早在宋朝青田方山等地稻田养鱼就比较普遍。清光绪《青田县志》曾记载“青田田鱼”:“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养之”。

日前,“青田田鱼”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证明商标,这是丽水市青田县继“青田石雕”之后的又一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该县稻田养鱼始于唐朝,至今已有1300多年,田鱼虽出自稻田而无泥腥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鳞片柔软可食,营养十分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早在1999年,该县龙现村就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田鱼村”,2005年6月被联合国评为亚洲唯一一个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稻鱼共生系统保护实施地。目前,该县稻田养鱼面积达10余万亩,其中标准化面积3.5万余亩,田鱼年产值过亿。作为特色产品的“田鱼”,不仅畅销周边县市省,而且走出国门远销欧洲。

上一特产:青田石雕

下一特产:庆元高山蔬菜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