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紫菜薹

仪征紫菜薹

仪征紫菜薹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一.产品介绍

仪征紫菜薹花薹皮色为紫色,细长,主薹长15cm左右、基部直径0.8~1.2cm;侧薹长20cm左右、基部直径0.6~1.0cm;节间长。薹叶披针形,叶脉紫色,叶面绿色,叶翼明显;总状花序,花蕾绿色,花柄紫色。煮熟后薹色青绿,爆炒后薹色深紫,口感柔嫩无渣,味甘青香。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仪征市位于江苏省中西部,长江中下游北岸边,气候条件好,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年均日照时数1800多小时,无霜期23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15.7℃左右,年降水量1020mm左右;光、热、水三要素时空配置较为协调,光合作用强,无霜期长,自然生态环境好。仪征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之势,地貌多样,南部为长江冲击平原,北部、中部为缓岗丘陵区,土壤深厚肥沃。仪征紫菜薹传统生长区域位于仪征十二圩(经济开发区)、真州镇一带。古运河从仪征入江,由于长江带来的大量泥沙在这里堆积,使得十二圩、真州镇土壤是偏碱性、富含微量元素的灰潮土。“仪征紫菜薹”的紫是来源于花青素,花青素在偏碱性中的表达为紫色。正是因为十二圩的土壤偏碱,形成“仪征紫菜薹”紫的特点。此外,仪征依山枕水的环境导致了十二圩风大、气温偏低的特点,温度低有利于花青素的稳定,良好的环境和土壤,形成了紫菜薹独特的生产环境。传统种植区位于江边,由于连年涨滩,旧港以南逐渐出现了若干沙洲,起先都是荒滩,长满芦苇,后来陆续有人来围垦造地,围一道就是一圩。小面积的田地也造成了紫菜薹传统种植里小面积、小农户为主的特点。

三.地域范围

仪征紫菜薹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扬州市仪征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9°02′~119°22′,北纬32°14′~32°36′之间,总面积857平方千米。涉及真州镇、新城镇、新集镇、马集镇、刘集镇、陈集镇、青山镇、月塘镇、大仪镇共9个镇;铜山街道、十二圩街道,共2个街道;136个行政村。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4.1产品外在感官要求仪征紫菜薹花薹皮色为紫色,细长,主薹长15cm左右、基部直径0.8~1.2cm;侧薹长20cm左右、基部直径0.6~1.0cm;节间长。薹叶披针形,叶脉紫色,叶面绿色,叶翼明显;总状花序,花蕾绿色,花柄紫色。煮熟后薹色青绿,爆炒后薹色深紫,口感柔嫩无渣,味甘青香。4.2内在品质指标仪征紫菜薹含有钙、磷、铁、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维生素C等成分,其中灰分≥0.5g/100g,维生素C≥20mg/100g(鲜重),可溶性糖≥0.20%(干重)。4.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及环境条件应符合绿色农产品相关生产标准。

上一特产:邵伯菱

下一特产:葡霞园葡萄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