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珏老鹅

黄珏老鹅

黄珏老鹅是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黄珏镇(现合并为方巷镇)的特色美食。黄珏老鹅选用本地放养的白鹅,以中药材和秘方配料,加水烧煮而成,成品形整似活,烂而不散,色泽金黄,肉质肥嫩,咸鲜味美,久食不厌。

黄珏老鹅的制作工艺始于清朝中叶(1750年前后),其时,联合村一张姓家庭首创盐水板鸭制作。不过,有记录的是清末民初。那时,在繁忙的胶庄码头,张恒霞与儿子张长兆在黄珏桥西街经营盐水板鸭生意,并开了一家“正兴源”店。

经过张氏几代人的经营和钻研,做盐水板鸭的功夫算得上独步一方。1960年前后,鸭子少了,在原材料缺失的情况下,张长兆与其子张福正以鹅代鸭,开始煮盐水老鹅,并将店名改为“张正兴”。还是用老汤老卤,还是用同样的作料。经过多番实验,煮出来的“老鹅”与“老鸭”不分上下,味道同样鲜美。逐渐地,“老鸭”就变成了“老鹅”,并在上世纪80年代时以“黄珏老鹅”冠名。

如今,黄珏老鹅已遍及扬城,市区的各类黄珏老鹅专卖店、专柜、熟食摊200多个。在黄珏老鹅的诞生地联合村,制作黄珏老鹅的人家就有10多户,原黄珏镇共有50多户。而“黄珏老鹅”正在登堂入室,从宾馆饭店招待贵宾的筵席,到普通居民的餐桌,都能见到色香味俱全的“黄珏老鹅”。

黄珏老鹅的制作方法:

“黄珏老鹅”,首先要选出毛齐膘足的鹅,最好是选用1-2岁的种鹅;宰杀前,要将鹅放在池塘漂养一二日。宰杀后,仔细镊毛、漂洗干净,还要在鹅的0上切一刀,名叫“大开门”,用手伸入掏出内脏,再将腔内血水清洗,用钩子挂起来把血水晾尽。

黄珏老鹅的作料最为考究,作料有大小料之分,大料以生姜、葱、酒、白糖、盐为主;小料有陈卤(前一天煮过的小料)和新卤之分,陈卤直接放进大料中继续熬煮;新卤有8种成分,分别是八角、桂皮、花椒、丁香、小茴、扣仁、曹果和香叶,各取一定量,用纱布扎好,放入大料中一起熬煮。

大小料调好,烧火煮沸后,将鹅倒着放进锅内。锅也是特制的,与火直接接触的是大铁锅,铁锅上方,还加造了50cm高的木制瓮,有利于焖煮。

除了大小料外,最关键的是掌握火候:先用武火(火力大而猛)攻,卤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再用文火(小而缓的火候)焖。武火时间不能太长,否则肉熟得早,卤味入不了肉;而文火要温温不绝绵绵若存,如焖不到位则连皮带骨啃不动,焖过了头,则是骨肉过烂,挑不上筷子。

鹅出锅了,还要取卤水。熬煮过的卤水呈青绿色,水上漂浮着一层白色油沫,需舀出倒掉。上好的黄珏老鹅,色如胭脂,入口酥而不烂,清香扑鼻,回味甘爽。

上一特产:两淮长鱼宴

下一特产:杨寿豆腐圆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