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二狼山白绒山羊

巴彦淖尔二狼山白绒山羊

巴彦淖尔二狼山白绒山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巴彦淖尔二狼山白绒山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磴口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巴彦淖尔二狼山白绒山羊体质结实,体躯结构均衡,体格较大。头短而清秀,眼大而有神。形状为三角形,面部平直,耳大向侧面伸展,公母羊均有角,公羊角大,向后上外呈半螺旋状伸展,母羊角细小呈倒八字形,角的颜色呈灰色。颈长短宽窄适中,无肉垂。背腰平直,尻斜,胸部宽深,肋部外张。四肢坚实有力,蹄质结实,尾短且上翘。

品质特性

巴彦淖尔二狼山白绒山羊是天然草原自然放牧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育形成的,二狼山型白绒山羊长期生活在荒漠半荒漠地区,对恶劣自然条件和特定的生态环境,表现了很强的适应能力,冬季可刨雪采食,在6级-7级大风的情况下可放牧,抗寒、抗旱、抗暑、抗病力强,成畜死亡率一般不超过3%。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特色和质量安全保障。

感官特征

巴彦淖尔二狼山白绒山羊体质结实,体躯结构均衡,体格较大。头短而清秀,眼大而有神。形状为三角形,面部平直,耳大向侧面伸展,公母羊均有角,公羊角大,向后上外呈半螺旋状伸展,母羊角细小呈倒八字形,角的颜色呈灰色。颈长短宽窄适中,无肉垂。背腰平直,尻斜,胸部宽深,肋部外张。四肢坚实有力,蹄质结实,尾短且上翘。

营养价值

每100克巴彦淖尔二狼山白绒山羊羊肉经测定:蛋白质含量高19.00-22.0克/100克,脂肪10.00-14.4%,水分20.00-28.4%,钙130-142.34毫克/千克,铁40.00-49.50毫克/千克,锌30-38.00毫克/千克等。羊肉具有肉质细嫩、瘦肉率高、脂肪少、味美多汁、高蛋白、低脂肪、无膻味、香味浓郁、风味独特等特点,在羊肉独具特色,被誉为“小人参”之美称。

土壤地貌

巴彦淖尔市地形地貌简称“一山两原”。以阴山为界大体可分为三大区域:阴山以北是以荒漠半荒漠为主的乌拉特草原,中部为阴山山地,阴山南麓至黄河北岸为河套平原,土壤类型主要有灌淤土、盐土、风沙土、碱土、潮土和新积土。灌区的主要耕作土壤是灌淤土,草原的主要土壤是砂砾土,以高平原为主,包括一部分丘陵和山地,地理位置在东经105°12′-109°53′,北纬40°13′-42°28′之间,海拔在1400米-2000米。这四个不同类型的地貌区也就形成了四个不同的经济区,巴彦淖尔二狼山型白绒山羊主要分布在巴彦淖尔境内乌拉特前旗、中旗、后旗及磴口县的阴山山脉山区、丘陵区、高平原区。其中心产区在乌拉特中旗呼勒斯太苏木、温根苏木、杭盖戈壁苏木、同和太种畜场,乌拉特后旗巴音宝力格苏木等。

水文情况

巴彦淖尔市水源充沛,灌溉便利。黄河流经河套平原345公里,年径流总量315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达18亿立方米。河套灌区由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自流引水灌溉,每年引水量40-50亿立方米,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也是全国三大灌区之一。灌区现已形成7级灌溉体系,各级渠道总长16800公里;有7级排水体系,各级排沟总长12670公里,灌区农田全部实现了灌排配套。阴山以北季节性流域面积3100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1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水资源量24.5亿立方米,可开采量7.3亿立方米。充足的水资源为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而且水量充沛,无工业污染。

气候情况

巴彦淖尔市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日照时数3210.8-3305.8小时,太阳辐射总量每平方厘米146-152千卡;年平均气温6.1-7.6℃,日平均温差13-14℃;无霜期127-135天,≥10℃的积温2876-3221℃;年平均降水量180毫米,年均蒸发量2200毫米。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宜农牧业的生产,并且远离污染,产品品质优佳,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绿色、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独特的气候,适宜巴彦淖尔二狼山白绒山羊的生存,也自然选育了二狼山白绒山羊。

2018年2月1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巴彦淖尔二狼山白绒山羊”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上一特产:乌拉特羊肉

下一特产:巴盟面筋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