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沁山葡萄

喀喇沁山葡萄

喀喇沁山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喀喇沁山葡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自然生态环境

(1)地形地貌:喀喇沁旗地形复杂多样,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旗内以茅荆坝和马鞍山梁为主体,由西向东构成中低山地、丘陵漫岗和河谷平原3种地貌类型。海拔高度在500-1890.9米之间,西南部燕山北麓羽脉的七老图山脉最高峰葫芦峰海拔1890.9米,韭菜楼海拔1806米,东北、东南部的锡伯河下游、老哈河沿岸的平原地带,海拔只有500-600米左右。旗内西南部多为山区,天然植被较好,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49.6%,中部为黄土丘陵及山麓地带,山峦起伏,坡向多变,冲沟密布,植被较少,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37.4%,东部老哈河畔及锡伯河沿岸为河谷平川地区,土层较厚,水资源较丰富,为旗内主要产粮区,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13%。土壤以棕壤土、褐土、草甸土为主,肥力中等,pH值7.6-8.5,有机质含量10-20g/kg,全氮平均1.03g/kg,有效磷平均14.8mg/kg,速效钾平均143.54mg/kg,属于典型的农业旗县。(2)水文信息:喀喇沁旗属西辽河上游老哈河水系。境内主要河流8条,即老哈河、坤都沦河、马架子河、楼子店河、锡伯河、小牛群河、半支箭河、西路噶河,分属于老哈河、锡伯河、西路噶河、半支箭河4个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49.8毫米,年径流总量1.50亿立方米,客水4.86亿立方米。全旗年人均占有地表水451立方米,年人均占有可开采地下水量145立方米。农业为深井水灌溉,无工业污染,环境条件优良。

地域范围

喀喇沁旗是首都北京通往塞外草原的咽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赤峰市南部,处七老图山脉东北麓。东经118°08′-119°02′,北纬41°53′-42°14′。是内蒙古、河北、辽宁三省区交界之处,北境与赤峰市松山区、红山区接壤,东隔老哈河与辽宁省建平县交界,南与赤峰市宁城县毗邻,西与河北省隆化县、围场县相连。全旗东西长104公里,南北宽75公里,总面积3071.8平方公里,现辖11个乡镇(街道)161个嘎查村。喀喇沁山葡萄年种植面积666.7公顷,总产量达0.8万吨以上。

品质特性

(1)外在感官特征:喀喇沁山葡萄果枝结实、果粒小、呈紫红色;果皮厚,果穗紧凑整齐;果粒大小均匀、含原汁少,可生食,阳光下晶莹透亮、饱满汁甜。(2)内在品质指标:喀喇沁山葡萄营养物质含量参考范围值:可溶性固形物22.7%-25.4%,可溶性总糖24.8%-28.0%,总酸14.33-18.24g/Kg,维生素C7.12-8.95mg/100g。花色素、单宁、黄体酮含量均高于欧亚葡萄种。(3)质量安全规定:喀喇沁旗空气清新,土地环保,水源清洁,生产条件良好。生产严格按照喀喇沁山葡萄生产技术规程执行。包装材料、贮存、运输符合GB/T26432《新鲜蔬菜贮藏与运输准则》要求,遵守《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上一特产:温莎荞麦

下一特产:喀喇沁苹果梨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