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绵芪

介休绵芪

介休绵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介休绵芪,山西省介休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介休绵芪主要生长在介休市太岳山脉绵山东北侧泉水富含地的洪山区域,土壤养分充足,肥力较高,适宜绵芪生长,出产的介休绵芪粉性足、绵性大、味甘微甜,嚼之有浓郁的豆腥味。

外在感官特征

介休绵芪根类圆柱形,柔韧,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断面外层白色,中间淡黄色或黄色,金井玉栏明显,粉性足,绵性大,味甘微甜,嚼之有浓郁的豆腥味。

内在品质指标

介休绵芪按干燥品检测100克,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0.050%;黄芪甲苷含量≥0.040%,浸出物含量≥25%。

土壤地貌

介休绵芪主要生长在山西省介休市太岳山脉绵山东北侧泉水富含地的洪山区域,海拔800米~1400米之间的山区向阳地,该区域主要的土壤类型为褐土、草甸土,土壤养分充足,肥力较高,土壤富硒含量在0.21毫克/千克,pH值在7.0~7.5之间,适宜介休绵芪生长。

水文情况

介休市地表水有汾河、文峪河、龙凤河等河流水系。太岳山脉绵山东北侧洪山(古名狐歧山)区域,山中泉流众多,其中洪山泉泉域是国家重点保护区。地下水来源于埋藏于灰岩裂隙溶洞和砂页岩的裂隙之中,其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的渗入。地下水资源较充足,为绵芪种植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水分。

气候情况

介休市属于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地理位置的过渡性,决定了介休气候生态形成,既不同于临汾盆地,又别于太原盆地的“中间型”。但在800米~1400米的绵芪生长区域,气候凉爽干燥,年降水量平均为600毫米,集中在7~9月份,雨热同期,为绵芪秋播出苗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水分。年均气温为10.6℃;≥5℃积温3000℃~3920℃,持续日数196~225天;年均日照时数2500小时左右;年均无霜期180天。长时间的日照和无霜期加长了绵芪的年生长时间。

历史渊源

自古以来,绵芪在介休早有种植,是介休的道地药材,品质堪称上佳,且《本草别说》有记载,“黄芪,本出绵上为良,故名绵黄芪,简称绵芪,今《图经》所绘宪水者,即绵上地相邻尔。”

2016年,介休市开始利用荒山林地发展中药材绵黄芪种植,项目规划在洪山镇、连福镇等山区乡镇丘陵区开展种植,绵黄芪种植项目经多方考察、论证,形成适合于介休绵芪生长的种植管理方案。

2019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介休绵芪”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上一特产:下栅瓦瓮

下一特产:介休灌馅糖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