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茶食

寿阳茶食

茶食

茶食是寿阳特有的一种食品,呈圆形,直径寸余,厚有三、四公分,如酥皮月饼,香甜可口。相传唐长庆年间,大诗人、刑部侍郎韩愈,受命赵镇州宣抚,时值早春二月,到太安驿时已是深夜。长途跋涉,一路风寒,进得驿站腹饥口渴,急于用饭。

炊事人员见这样大的京官到来,时间仓促,手忙脚乱,急中生智,将中午所剩烙饼面,包以糖,用鏊烤熟,随即送上。韩愈吃着香甜可口,问驿丞是什么食品,驿丞随机应变,说这是专供大人饮茶而用。韩愈脱口而出“茶食”。

茶食一词从此而来、经过千余年的改进,成为今日之样。寿阳人每逢春节总要自做自吃,婚嫁、喜庆也以此招待客人。同时它不仅是馈赠食品,也是祭祖敬神的供品。

寿阳茶食以太安驿镇所产最佳。"太安驿"原是古代通京大道上一个著名驿站,唐代的时候曾迎来大文豪韩愈。《名食掌故》记,唐长庆二年(822),时任兵部侍郎的韩愈赴镇州宣慰乱军,途经寿阳已夜幕低垂,在太安驿歇息。长途跋涉鞍马劳顿,韩侍郎已是饥渴交加,急令摆饭。驿丞上茶后,苦无新品,急中生智用中午烙饼所剩的面,包上糖馅,用鏊精心烤制,随即端上。韩侍郎问驿丞这是什么点心,驿丞随机应变,称"专为大人饮茶而制"。韩侍郎闻后脱口而出"噢,茶食",大加赞赏,留诗一首"风光欲动别长安,及到边城特地寒。不见园花兼巷柳,马前唯有月团团。"现在,寿阳太安驿镇学校内,仍有此诗的碑文,落款为"长安长庆二年文次寿阳驿"(韩愈谥号"文",次为短暂停留)。吃得茶食后,韩愈单身匹马,冒着风险,不费一兵一卒,化干戈为玉帛,平息镇州之乱,史称"勇夺三军帅"。韩愈返京后,此年九月转任吏部侍郎,常思"茶食"味甘,便调厨入京,并向皇上及百官荐食。此后,"茶食"竟成了贡品,岁岁进奉。 寿阳至今将这种包糖馅的面饼称为"茶食"。茶食是佐茶而吃的糖果、脯饵、糕点之类的点心,现在又称茶点。点心在唐代时即有,初为晨馔。如《土风录》记"小食曰点心",又《北辕录》云:"洗漱冠栉毕,点心已至。"而点心又有干、水之分。"干点心曰茶食,见宇文懋《昭金志》'婿先期拜门,以酒馔往,酒三行,进大软脂小软脂,如中国寒具,又进蜜糕,人各一盘,曰茶食'"(清顾张思《土风录》),又如"金国宴南使,未行酒,先设茶筵,进茶一盏,谓之茶食。"元代睢玄明《耍孩儿》套曲中亦"有百十等异名按酒,数千般官样茶食。"从诸多文献中可见,茶食在历代的北方作为一种待客宴宾之品。

上一特产:扁豆面凉粉

下一特产:红烧饼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