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桥缸炉烧饼

吊桥缸炉烧饼

乐亭名吃之一的吊桥缸炉烧饼,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解放以前就誉满京东。它的制作工艺独特。历史上制作缸炉烧饼,是把一口纵向割开的大水缸倒扣在一个方形平面炉台上,这就是所说的"缸炉"。缸炉内部形状酷似-孔封闭的拱形桥洞,制做时把燃烧的无烟木炭置于平面炉台上,先把拱形缸体烧热,再把烧饼倒贴在缸体上,这时的烧饼有缸体加热,下受碳火烘烤,从烧饼中烤出的猪油慢慢浸入外皮,烤熟的烧饼呈圆形,焦黄色,外焦里嫩,酥脆可口,味道香醇,别有风味。

制作缸炉烧饼的面、馅都非常讲究。烧饼的馅是用上等的五花猪肉、加少许大葱和白菜、配上佐料;面为油酥面,包制后沾上芝麻,再贴入缸内。烤烧饼火侯最技术,火大了烧饼会烤糊了,火小了烧饼贴不住就会滑下来,因此这火候极难掌握。缸炉烧饼个头不大,吃起来香酥宜人,其工艺却异常复杂,是乐亭饮食中实实在在的一个绝活。乐亭缸炉烧饼制作工艺要掌握三功 :烧炉,所谓缸炉,即通常用的陶瓷大缸,纵1着打去少半,横卧成炉,用泥抹严,用炭火或洋槐树干枝,烧到炉成暗色,大约达100℃,停火用水刷炉,将做好的烧饼逐一用手背托贴在炉壁上。因炉壁有一定热度,烧饼即粘贴上面,上煎下烤,使烧饼熟透,放出芬香气味即成。烧炉火忌暴又忌弱,暴了烧饼易糊,弱了火力不足,烧饼会加生。刷炉要看炉壁色泽,温度高处要多上水降温,低要加火增温。掌握温度无法使用温度计,全凭经验看炉色;包剂子,"6斤水面在下,4斤油面在上,在面案上撰成拟纸薄片卷起捏成162个剂子,大小要匀,再撰成园皮,从香油中捞出肉馅包后拍扁。装馅要适量,掐口处不能漏油,否则就贴不住炉壁。包好拍扁后的烧饼要在不贴炉一面蘸满炒好的芝麻,以备上炉;上烧饼,即烤功。烧饼做好,用手背一个个送卜炉壁,每炉要上80余个。个个挨紧贴匀。此时炉壁温度非常关键,温度低,烧饼贴不住掉在炭火里就成废品。温度调节要靠炉门铁帘,温度高了打开帘,温度低了关闭帘,每炉要烤两个多小时。

乐亭的缸炉烧饼,深受当地群众和外地游人及美食家的称赞,它历史悠久,成为乐亭县具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性小食品之一。

上一特产:“罗锅子”香油

下一特产:大黑坨黄瓜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