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硒砂瓜

中卫硒砂瓜

中卫硒砂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一.产品介绍

中卫硒砂瓜主产区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是宁、蒙、甘3省(区)的交界点,海拔高度在1800米-2300米,地貌类型分为黄河冲积平原、台地、沙漠、山地与丘陵五大单元。土壤类型为灰钙土或沙壤土,地下水位极深,pH值7.5-8.5,适宜种植西瓜。中卫硒砂瓜果实椭圆形,果皮底色浅绿,上布深绿色条带,果实着地处有砂石垫压烙印,单瓜重5千克以上。果肉鲜红,瓤甜爽脆,种子黑褐色,果皮坚韧,厚度10毫米-15毫米,耐贮运。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2.1土壤地貌情况中卫硒砂瓜主产区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是宁、蒙、甘3省(区)的交界点,海拔高度在1800m~2300m,地貌类型分为黄河冲积平原、台地、沙漠、山地与丘陵五大单元。土壤类型为灰钙土或沙壤土,地下水位极深,pH值7.5~8.5。铺压的砾砂富含矿物质,经自然风化分解浸入土壤,以天然方式增加土壤中钙、磷、钾等养分元素。据宁夏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调查显示,全区富硒土地成片连带,面积很广,主要分布在黄河和清水河两岸,富硒地层厚度达200厘米以上,明确了中卫沙坡头区等地的土壤硒含量比较高。2.2水文情况中卫市降水量从南向北递减,年平均降水量为180mm~200mm左右;但该区域降水集中于7、8、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5%以上,该地区无河流和自然水系、水源,地下水为苦碱水。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958mm,是降水量的10倍。2.3气候情况“早穿皮袄晚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该地区气候特点的真实写照。中卫市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靠近沙漠,按中国气候区划(1978年)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大区,蒙甘气候区;按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气候区划(1980年)属宁南中温干旱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在64%以上,是全国仅次于青藏高原的阳光地带。光照空气干燥,晴朗少云,大气透明度高,全年日照时数3142.5小时,年太阳总辐射142千卡/平方厘米,年生理辐射71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百分率温度春暖迟、秋凉早、夏热短、冬寒长,多年平均无霜期156天,年大于10℃的有效积温2529.3℃,5~8月份是中卫市硒砂瓜的重要生产季节,多年平均昼夜温差在15.5℃~12.6℃之间。2.4人文历史情况相传300多年前,中国西北出现大旱,黄土高原地区尤为严重,粮食颗粒无收,牧草枯死,百姓四处逃荒,有户农民在香山洪积扇砾石间看见生长着一片杂草,很茂盛,在大旱之年难得一见。聪明、智慧、勤劳的农民扒开杂草下面的砾石,见到砾石下面非常湿润,从中受到启发,于是开始人工将山沟中的砂石用背斗背到山中低洼地,铺了一片最原始的压砂地。适逢一场秋雨,翌年种植的糜、谷等作物喜获丰收,压砂抗旱的经验从此在宁夏中卫地区广为流传,种植的作物品种也逐步多了起来,压砂西瓜渐显高效。据《中卫县志》山区乡镇三眼井乡记载“农牧兼营,产小麦、红黑瓜籽,盆地中压砂地为红黑籽瓜生产基地”;植物现象记载“七月西瓜、茄子上了市,瓜果蔬菜极丰富,7月西瓜上市,8月瓜果旺季”;作物布局干旱山区记载“位于县境西南部,含三眼井、红泉、景庄及宣和、永康、常乐3个乡镇山区的19个村,压砂地主要种植红黑籽瓜”。据清乾隆《中卫县志》物产记载,“西瓜红瓤、黄瓤二种;中秋,作月饼,具瓜果祀月,亲旧以果饼相馈遗”。据中卫谚语记载“一堆黄屎四两金,百个石头遍地金”,石头指压砂。中卫硒砂瓜“因旱而兴、因雨而丰”。2004年中卫建市后,当地政府通过充分考察论证,变劣势为优势,将硒砂瓜产业确定为山区农民脱贫增收的“拔穷根”工程,制定规划并组织群众压砂种植硒砂瓜。硒砂瓜产业在“政府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引领带动下,于2008年建成环香山百万亩硒砂瓜产业带。“中卫硒砂瓜”的由来,一是独特压砂种植方法。经过风化、被山洪冲刷到山沟里淤积的以石炭系为主的岩石碎片,铺压在灰钙土土壤上,可以提高地温、蓄水保墒、抑制地表盐碱的积累、含有丰富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矿物质,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压砂西瓜,被誉为“石头缝里长出来的西瓜”,具有了“砂”的特性。二是独特地域土壤特性。据宁夏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调查显示,全区富硒土地成片连带,面积很广,主要分布在黄河和清水河两岸,富硒地层厚度达200厘米以上,明确了中卫沙坡头区等地的土壤硒含量比较高,因此,中卫硒砂瓜含硒元素,硒含量在0.0026-0.0048mg/kg。具有了“硒”的特性。三是硒砂瓜已成为精准扶贫的主产业。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陈建国书记视察压砂西瓜产业时起名为“香山硒砂瓜”。后被广大瓜农及经销商统称为“中卫硒砂瓜”。2006年5月6日得到原国务院总理- 同志的认可;2016年7月18-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宁夏调研考察,提出要把“硒砂瓜之乡”的名声打出去。具有了“品牌”的特性。

三.地域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香山乡、兴仁镇、常乐镇、永康镇,中宁县鸣沙镇、白马乡、喊叫水、徐套乡,海原县关桥乡、高崖乡共计10个乡镇124个行政村组。保护范围地跨东经104°51′22″~105°59′04″、北纬36°50′14″~37°29′34″,区域生产规模6万公顷,年产量112万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特定的光热资源、地质条件等区域生态环境是中卫硒砂瓜独具的外在感官特征和优越的内在理化质量特征形成的主要因素,也是其原生态环境生产区域。西瓜属旱作物,对水分极为敏感,中卫硒砂瓜生产地区降水稀少,而压砂地在每年4月~5月只要有一次有效降水,便能满足瓜籽的萌发及前期生长,在6、7月份分别有一次有效降水,则能满足硒砂瓜的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对水分的需求。该地区空气湿度较低,瓜秧节间短、叶片厚实、茎杆健壮,坐瓜率高,秧蔓不徒长,病虫害发生机率低,果实的品质优良。此外,冬季严寒漫长,能够杀死土壤中的各种土传性病菌和越冬虫卵,基本不使用化学农药,提高了中卫硒砂瓜的品质。因此,生产地区的这种压砂蓄水保墒的生产模式能够生产出优质的中卫硒砂瓜。而每年7、8、9月份集中的降雨量通过砂石蓄水,减少自然蒸发,可有效支持翌年生产前期香山压砂西瓜对水分的需求,以保证丰收。4.1.1感官特征果实椭圆形,果皮底色浅绿,上布深绿色条带,果实着地处有砂石垫压烙印,单瓜重5kg以上。4.1.2果实质地果肉鲜红,瓤甜爽脆,种子黑褐色,果皮坚韧,厚度10mm~15mm,耐贮运。4.2内在品质特征中卫硒砂瓜质量特色中最重要的有二点:一是因中卫硒砂瓜生产地区属亿万年前泻湖沉积区,经过“造山运动”形成的环香山山脉,砾石含硒是特殊的自然条件造成的,因此,中卫硒砂瓜含硒元素,硒含量在0.0026-0.0048mg/kg。二是特殊的光照强度和日照时间十分有利于中卫硒砂瓜的光合作用、营养物质积累,较低的夜温有利于西瓜同化作用产物的运输和降低呼吸对养分的消耗,提高果实含糖量,形成香山压砂西瓜的独特风味,瓜的总糖含量5.6~9.4g/100g,维生素C含量6.2~10.5mg/100g。4.3安全要求采摘前20天内严禁喷洒各种防病防虫农药。产地环境严格执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标准:食品污染物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标准;农药残留量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标准:产品质量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西瓜》(NY/T427)标准。

上一特产:红寺堡葡萄

下一特产:宁夏菜心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