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绿茶

贵州绿茶

贵州绿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贵州绿茶生长在全国唯一高海拔、低纬度、寡H照的贵州高原。奇特的自然条件,成就了它优异的品质。海拔较高,气压也就相对较低,极其有利于茶叶和芳香油的形成。同时贵州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都是云雾缭绕。这也正好适合茶树的耐阴特性。贵州土壤主要是酸性,质地疏松,排水性好,并有20多个县的土壤富含晒,锌,思等微量元素,因此,贵州绿茶具有内含物丰富,香高馥郁,鲜爽醇厚,汤色明亮等品质,这些都仰仗于贵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气候条件才造就了贵州绿茶独特的内在品质。认识贵州绿茶,购买贵州绿茶的人日益增多。

“贵州绿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贵州省辖区内的9个市(州)61个县市(区)的茶树生长区,贵阳市(4县区):清镇市、花溪区、乌当区、开阳县;遵义市(9县区):播州区、湄潭县、凤冈县、余庆县、习水县、绥阳县、正安县、道真县、务川县;安顺市(6县区):西秀区、普定县、镇宁县、平坝区、关岭县、紫云县;铜仁市(8县区):万山区、印江县、石阡县、松桃县、德江县、沿河县、思南县、江口县;毕节市(8县区):七星关区、金沙县、黔西县、纳雍县、赫章县、大方县、威宁县、织金县;六盘水市(3县区):六枝特区、水城县、盘县;黔南州(10县市区):都匀市、贵定县、龙里县、瓮安县、福泉市、平塘县、长顺县、独山县、惠水县;黔东南州(7县市区):凯里市、雷山县、丹寨县、黎平县、台江县、岑巩县、镇远县;黔西南州(6市县区):兴义市、晴隆县、普安县、兴仁县、安龙县、贞丰县。贵安新区。地理坐标东经103°36′~108°35′/、北纬24°55′~29°13′/之间,保护面积约1162万公顷。贵州绿茶生产面积700万亩。

贵州植被既有亚热带类型的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又有近热带性质的沟谷季雨林、山地季雨林;既有寒温性亚高山针叶林,又有暖性同地针叶林;植被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从而使各种植被类型在地理分布上相互重叠、交错,形成各种复杂多样的植被类型组合。贵州森覆盖率已达50%,茶园周围植被类型复杂多样,构成了茶林相间、相得益彰的生态植被系统。

贵州属低伟度区域,绝大部分地区分布在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气候区域。贵州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4—16℃之间,冬天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3—8℃,而夏天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在18—26℃之间。贵州境内大小山脉高低不同、走向不同、坡度不同,凹凸不同,在各种复杂地形地貌的等定区域往往存在复杂的的气候类型。“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是贵州立体气候的体现,可使不同发育期、不同特性的茶树品种均可在贵州生长。贵州总体上属中国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 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1100—1300毫米之间。因贵州处于高原山地。湿度大,阴雨天多,大部分地区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降水日数多在160—200天之间。大部分地区平均云量在8成以上,年平均晴天不足30天,故有“天无三日晴”之说。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14℃~16℃,≥10℃年有效积温4000℃~5500℃,年平均日照时数1200~1600小时,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长期稳定在79~82%之间,无霜期270天左右。特殊的地理区位和气候类型形成了贵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多云寡照、降雨日数多、空气湿度较大、漫射光较多、垂直差异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 符合茶树喜温、喜湿、喜漫射光的生长要求。加之多夜雨,晚间介绍倾盆大雨,次日天空晴朗,对茶树芬香物质的合成和积累特别有利。是农业部《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年)》的长江中上游绿茶优势产区核心区,是中国提出的世界绿茶金三角核心。

贵州土壤主要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为主的大多数土壤呈酸性或弱酸性、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极适于茶树生长。

贵州河流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有69个县属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全省水系顺地势由西部、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分流。苗岭是长江和珠江两流域的分水岭,以北属长江流域,流域面积115747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5.7%,主要河流有:乌江、赤水河、清水江、洪州河、舞阳河、锦江、松桃河、松坎河、牛栏江、横江等;苗岭以南属珠江流域,流域面积60420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4.3%,主要河流有: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打狗河等。贵州河流数量较多,处处川流不息,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84条。贵州河流的山区性特征明显,大多的河流上游,河谷开阔,水流平缓,水量小;中游河谷束放相间,水流湍急;下游河谷深切狭窄,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贵州山清水秀,宜茶好水多。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为贵州茶叶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独特的感官品质特征:卷曲形茶:紧细较卷,白毫显露、色泽绿润。汤色黄绿亮,叶底嫩匀、明亮、鲜活、完整;扁形茶:茶身扁、平、直,色泽绿翠。汤色黄绿亮,叶底嫩绿匀整;颗粒形茶:圆结重实呈粒、含芽团抱,毫中透绿。汤色黄绿亮,叶底柔软、芽叶完整。贵州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冷凉多雾等条件孕育茶叶的物质组合性好,三款茶都具备: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的特点。

各质量等级的感官品质:卷曲形茶各质量等级的感官品质。

理化品质:特异的理化品质特征:贵州绿茶粗纤维含量以6.8-9.5%为最多,水溶性灰分含量在59%-99%之间,平均为64%,游离氨基酸总量4%-6%,平均含量为5.61%,水浸出物在40%-50%之间,平均值为45.8%,茶多酚含量主要分布在22-28%之间,平均含量为19.13%, 含量在3%-5%之间,平均含量为4.37%,2.2、理化品质:2.2.1、卷曲形茶各质量等级理化品质。

上一特产:贵州马

下一特产:成都白鸡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