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半夏

天门半夏

天门半夏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天门半夏,湖北省天门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半夏是一味用于止咳平喘的传统中药材,由于原荆州地区出产的半夏品质最优,因此又被称为荆半夏。天门半夏鲜果外观呈紫红色,粒大饱满,去皮干燥块茎圆球形、半球形或偏斜状,表面白色或微黄色,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天门半夏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外观性状特征

天门半夏鲜果外观呈紫红色,粒大饱满,抗性强,产量高,是甘肃购种的首选目标。去皮干燥块茎圆球形、半球形或偏斜状,直径1.0~1.5厘米,表面白色或微黄色。中心有凹陷的黄棕色茎痕,密布棕色凹点状须根痕,下面钝圆而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内在品质指标

天门半夏含总酸(以琥珀酸计)≥0.35%,水溶性浸出物≥10.0%,总灰分≤3.9%,水份≤13%。

地形地貌

天门市地处江汉平原北部,市境北缘与大洪山余脉的低丘相连,西、南面有汉水环绕,依山带水,呈龙拱虎卫之状。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低丘、岗状平原和河湖平原3种地貌,分别占总面积的1.3%、22.5%、76.2%。海拔最高191.5米,最低23.2米。

土壤情况

半夏喜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酸碱度中性土壤。天门半夏产区以壤土或沙壤土为主,pH值6.5~7.5,有机质含量含量大于2%,适宜天门半夏生长。

水文情况

半夏喜水忌涝,以土壤含水量20%~40%为宜。天门半夏产区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水资源丰富。同时,天门地区河流纵横,排灌方便。

气候情况

半夏喜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天门半夏产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气温从2月到7月逐渐上升,8月至次年1月逐渐下降,全年0℃以上积温5200℃,年平均温度17.5~18.2℃,1月平均气温3.8℃,7月平均气温28.5℃,相对湿度78%,年日照时数1966.2小时,无霜期242~263天,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气候条件适宜天门半夏生长。

历史渊源

湖北长江流域以及江汉平原一带比较适合生长半夏,且品质较好。以往半夏多为野生,当地村民鲜有人种,因为种植荆半夏投入大,特别是第一年投入较大,不少村民宁愿种植传统作物。

21世纪初,天门市汪场镇就有农户开始种植半夏,虽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没有形成规模。2014年,汪场镇不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看到了半夏的巨大商机,纷纷试种半夏。

随着中医药不断走向世界,半夏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天门当地开始大规模实行人工种植。

在专业合作社的示范效应下,曾经星星点点分布的半夏成为汪场镇种植面积最大的特色经济作物。

2019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天门半夏”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上一特产:抓炒鱼条

下一特产:天门黄花菜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