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黄花菜

天门黄花菜

天门黄花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天门黄花菜叶平直、淡绿色,长55~60厘米、宽19~20毫米,花蓬高160厘米,每蓬着花80~100朵,花蕾长10~11厘米、粗6~8毫米,花蕾的雄蕊和雌蕊发育充分、饱满,“七蕊”健全,干花浅黄色,花嘴褐色,干制率15%。抗病力强,耐旱,分蘖快,落蕾少,花蕾再生力强。

天门市地处江汉平原北部,市境北缘与大洪山余脉的低丘相连,西、南面有汉水环绕,依山带水,呈龙拱虎卫之状。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低丘、岗状平原和河湖平原3种地貌,分别占总面积的1.3%、22.5%、76.2%。海拔最高191.5米,最低23.2米。

土壤情况:黄花菜喜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地下水位低、灌溉条件较好的旱坡地为宜。偏酸性红黄土壤或弱碱性土壤均可。天门黄花菜产区以壤土或沙壤土为主,有机质含量含量5.2%,适宜“天门黄花菜”生长。

水文情况:天门地区河流纵横,排灌方便。

气候情况:黄花菜地上部分不耐霜冻,遇霜枯死。地下部分短缩茎和肉质根耐寒力极强。一般平均气温5°C以上幼苗开始出土,叶丛生长适温14℃~20℃,抽苔开花期要求20℃~25℃。天门黄花菜产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湿润,四季分明。气温从2月到7月逐渐上升,8月至次年1月逐渐下降,全年0℃以上积温5200℃,年平均温度17.5℃~18.2℃,1月平均气温3.8℃,7月平均气温28.5℃,相对湿度78%,年日照时数1966.2小时,无霜期242天~263天,年平均降水量1300mm,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天门黄花菜”生长。

.外在感官特征叶平直、淡绿色,长55~60厘米、宽19~20毫米,花蓬高160厘米,每蓬着花80~100朵,花蕾长10~11厘米、粗6~8毫米,花蕾的雄蕊和雌蕊发育充分、饱满,“七蕊”健全,干花浅黄色,花嘴褐色,干制率15%。抗病力强,耐旱,分蘖快,落蕾少,花蕾再生力强。

风味特征2.1鲜嫩爽口:天门黄花菜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含量高于8.0g/100g,鲜嫩爽口。2.2质地筋脆:天门黄花菜无论是油炸或在100℃的沸水中煮30分钟以上,不烂不面,依然筋脆。

内在品质指标3.1富含矿物质:天门黄花菜的粗灰分含量低于5.0g/100g。3.2有机营养物质丰富:天门黄花菜蛋白质的含量高于13.0g/100g,氨基酸总含量高于8.0g/100g;粗纤维含量高于7.0g/100g。

安全要求生产中严格遵守绿色食品相关要求,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使用的农药应符合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的规定,肥料应符合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产品质量应符合NY/T1045《绿色食品脱水蔬菜》要求。委托合作企业湖北荆萱食品有限公司,组织专家编写了湖北省第一个黄花菜企业标准Q/HJX0001S《干黄花菜》,2019年3月,已经获批黄花菜绿色食品证书,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

天门黄花菜产于湖北省天门市辖区内的汪场镇、蒋场镇、渔薪镇、张港镇、彭市镇、拖市镇、黄潭镇、杨林街道办事处、岳口镇、多宝镇、麻洋镇、横林镇、小板镇、卢市镇、九真镇、天门工业园等16个乡镇办场园,地域范围:东经112°35′至113°26′、北纬30°23′至30°50′内。合计80个行政村,生产规模2080公顷,年产量6560吨。

上一特产:天门半夏

下一特产:天门蓝印花布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