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岭烧饼

金岭烧饼

金岭烧饼

临淄区金岭回族镇的烧饼是一种独特的地方名吃。金岭烧饼不象其它地区的烧饼一样薄、脆,而是比较大、厚,保持了原有的麦香和芝麻香,又酥又筋道,在民国时期被人们称为“咬到嘴里一小口,嚼一嚼一大口”的食品,以前作为一种解馋或赠送亲友的点心,现在已是当地人的早餐主食。因金岭烧饼保质期长,便于携带,耐饥,香味浓郁,又是旅行食品的首选,不仅在当地非常有名,而且已经远销全国其他省市和地区。

金岭烧饼保持了传统的制作工艺,原料有面粉、引子、芝麻、水、食盐等,分为和面、制作和烤制三大工序,从和面到烤制完成基本采用手工。和面时用传统的引子进行发酵,面发酵好以后,按要求在案板上分成小块,团成面团,用手一边蘸水一边按压,做成薄饼,然后在盛放芝麻的盘子里按一下,使薄饼的一面均匀地沾上芝麻,将有芝麻的一面朝下,用长把的草制工具伸到烤炉中,贴到鉄板的上面,一分钟左右取下,烧饼就烤好了。

做烧饼用的工具有面盆、案板、铲子、烧饼贴子、烤炉、谷糠或锯末等。烤炉是自己用砖和泥土垒砌的,环保耐用,炉膛在中间,直径1.5左右,上面安装一个大铁板,烤烧饼之前,在炉膛下面放入厚厚的谷糠或锯末,点燃后将上面的铁板烤热,将做好的烧饼坯子用工具贴到铁板上烘烤。原先烤烧饼用谷糠作燃料,现在一般用锯末,为保持烤制温度和烧饼的卫生,不用煤炭做燃料。

烤烧饼的关键在于和面与烘烤的火候。和面一般用手工,面和水的比例要得当,一般按10斤面、5斤水、2两食盐的比例,在水中加少量盐是为了面更有韧劲。和面的技术全凭经验,面要和的不硬、不软,面硬了,烧饼坯子不能顺利地贴到铁板上,烤出的烧饼发硬,口感不好;面太软,烤熟以后容易沾,很难从铁板上取下来。在烘烤方面,要根据面得多少将燃料一次加足,烤制时,火候要不急不慢,既要烤熟、烤透,又不要烤焦,火候的掌握也是凭多年的经验练就的。

上一特产:金岭酱牛肉

下一特产:金岭清真蜜食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