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沟桥大米

涛沟桥大米

涛沟桥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涛沟桥大米外观椭圆、颗粒饱满、晶莹透明,富有光泽。米饭油亮,粘软适中,入口爽滑,香气浓郁,冷后不硬。粥粘稠,米粒有嚼劲。

涛沟桥大米,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邳庄镇东部,一条河流由北向南汇入大运河,这条河就叫涛沟河。一桥飞架,桥西有一村,名涛沟桥村。涛沟桥村生产的大米远销省内外,据传说在清朝时曾做为贡品。

涛沟桥大米产量高、品质好,与当地的土壤、水质和气候有关。涛沟河和运河交汇处洼地长期以来积聚成了适合水稻种植的土壤,土层深厚,无障碍层次,潜水位高,不易漏肥水。再就是灌溉水源为未被污染的运河水和涛沟河水,水质特别好。加上当地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时长,每年的4至6月份平均为200小时,特别是5月份光照时数最多,这正是秧苗发育时期。8至10月份每月平均光照时间在170小时以上,占全年光照时长的25%,而这段时间正是水稻生长、扬花、灌浆、成熟的时间。当地秋季昼夜温差较大,利于养分的积累和转化。

涛沟桥一带有着种植大米的传统,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上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生产出的涛沟桥大米颗粒饱满,晶莹亮丽。蒸出的米饭软硬适中,吃起来粘筋有韧劲;熬出的米汤洁白汁浓,清香可口。

涛沟桥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邳庄镇,辖涛沟桥村、赵村、孟庄村、黄林庄村、边庄村、季庄村、陡沟村、沧浪庙村、盘龙村、秦庄村、贾元村、旗杆村、张楼村、邳庄村、官庄村、彭庄村、尚庄村、小李庄村、前石佛村、马庄村、大黄庄村、燕子井村、黄林村、韩场村、小集子村,共25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7°44′26″~117°50′11″,北纬34°31′17″~34°38′25″。地域保护总面积2334公顷,年产量1.75万吨。

上一特产:枣庄羊肉汤

下一特产:山亭火樱桃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