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选用哪种类型的房车,在使用过程中,都会比普通私家车要舒服很多,对于喜欢户外自驾的朋友来说,是相当不错的选择。它能满足你在家看景的愿望!
房车像个神奇的传送门,爬完高山看过大海,一抬脚,跨过台阶就是家。无论外面是怎样的风景,家永远都在身后。躲进温暖熟悉的小角落,旅行偶尔产生疲惫感也随之化解。
白天的沙发晚上变身成床:沙发深度超过90cm,这个深度足够我们葛优瘫着看书喝酒了;床宽超过140cm,两个人睡觉也可以互不干扰;定制的棕榈+海绵12cm厚床垫,和家里的床睡起来别无二致。
沙发上打个盹儿,午后的光柱在脸上任性的游移。有时候10平米也是个优势,哪哪都是窗,哪哪都是阳光房,想朝南就朝南,谁也别拦我晒太阳。
辞职前的我每日饮食要么是坐在电脑前匆匆吃碗快餐、沙拉,要么是为了犒劳自己找家网红店暴饮暴食大吃一顿。如果说背包旅行是暂时逃离现实生活,那么长途旅居更像是回归生活的烟火气。每到一个地方,逛当地的市场,买当地的食材,然后自己下厨美美的吃上一顿。
天气舒适的时候,就在车外部的操作台上做饭,明火,用的是卡式炉+气罐+烤盘+大炒锅,像极了黑暗料理摊。外部厨房和车内的柜体连通,在内部备菜的人可以直接打开柜门传递到外面去。大风下雨的天气就在车内用微波炉和小炉头做些没有油烟的食物。
还有一种奇妙的体验,就是无限近距离靠近现场。想象一下,把车停在海边,在家门口喝茶看海晒太远,亦或是搬着板凳坐球场前排吃火锅的稀奇体验也是妙不可言,现场和家之间就只有一扇门的距离。
而我最喜欢的时刻是晚上点一圈小串灯,瞬间有了马戏团的氛围,拉开投影幕布,妥妥的移动小剧场。还有个小秘密是幕布的背后藏着一台Marshall大音箱,十足的剧场音效。
油管上那些老外的房车往往不考虑卫生间,他们有条件在加油站的公共卫生间或者在野外穿个bra就开洗~but国内你懂的。我们的热水方案是10L小厨宝+恒温阀,稍作克制,热水还是足以支撑到洗完。如果装上水暖系统那就可以无穷尽的使用热水了,但洗的太忘我了又会面临耗水太快,还是平衡一下为好。隔离车中部和后部的门帘给更衣提供了的隐私和保温性,洗完出来就没有那么窘迫尴尬了,留给自己一点迷你空间的私密性。整体来说,洗澡体验优于青旅,劣于300块以上的酒店。
我大部分的奇思妙想都源自于男友对旅居生活品质的苛刻要求,他的理论就是:如果不能跟家里一样舒服,不如住酒店。像前面说的沙发一定要多深,床一定要多宽,东西不要发出碰撞的噪音,驾驶舱要温馨而并看起来清凉。——才有了海洋风色窗帘+渔网的组合,结果意外的延伸出了它更重要的功能:晾衣服。说到这里,在路上每天换洗衣服也不是问题啦。
三两朋友来访,在沙发中间搭上折叠木桌,围坐一圈,仿佛坐在炕上喝茶。这可能是在车上最适合的社交活动了。虽然车里坐上6个人还不算太拥挤,但日常吃喝拉撒还是2人(或再带1小孩)体验为佳。
在房里生活当然也离不开行,虽说是C照可开的车(说明一下,改装后是合法上路,不会被交警抓的~),但手动挡,柴油车,档位不清晰,重心高,悬挂软这些都足以让一名女司机鸭梨山大了。当然,坐副驾就是相当的过瘾了,坐在180度全景大玻璃前江山尽收眼底。房车除了给旅人在路途上聊以慰籍的安稳,最诱人之处,在于给了我一次深度的审视自己的过往生活,从最简单的小事吃饭,睡觉,洗澡开始,了解自己最需要什么,剪掉旁枝错节,并尝试自己动手重塑生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