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发了一点旅游中的感受和图片后被原来公司的各位领导看到了,她们对图片和文字安排提了许多意见,尤其是张领导还指出了许多笔误的地方。
为了改正错误把去年拍的苏州河在普陀区的那一段拿出来重新编排,不知现在这样的编排是否合适,还望各位领导不吝赐教。
人人都说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但和黄浦江紧密相连的苏州河又何尝不是上海的母亲河呢?苏州河上流传的故事和我们的生活离得更近更亲切,苏州河静静流淌了数百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上海人。
于是在2011年的8月,顶着烈日在苏州河边走了两天。苏州河流经普陀区段最长,沿岸蜿蜒曲折,共有十八个河湾,“苏州河的十八湾,湾湾有传说”,这些传说也使苏州河无愧于是上海历史的缩影和延续。
苏州河入普陀的“第一湾”在长寿路上,长寿路桥横跨在她上面。长寿路自筑路开始,外商与民族资本家纷纷沿路开厂,有英商白礼氏洋烛厂(后为上海减速机械厂)、美商奇异安迪生电器公司(后为上海灯泡厂)、挪威商斯堪脱维亚啤酒厂(后为上海啤酒厂)等,1926年路口建起一座钟塔,人称大自鸣钟。
“大自鸣钟”远近闻名,西区人们上街购物,都说到“大自鸣钟”去。
长寿路桥建于1953年,是解放后横跨苏州河的第一座桥。入夜,长寿路桥则彩灯通明,五光十色。令人回想起南唐后主李煜:“恰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的词句来。
长寿湾
长寿湾
长寿湾
苏河流经的第二湾是潘家湾、书上说潘家湾在十九世纪初河湾处形成村落,村民主要有潘、张、陈、谭四姓,其中潘姓较多,乃得村名。以前潘家湾和潭子湾,昌化湾是上海有名的棚户区,区内以江苏苏北一带人为主,生活条件异常艰辛。小的时候忆苦思甜参观滚地龙就是在这里。
潘家湾
潘家湾
苏州河的第三第四是昌化湾和潭子湾。潭子湾因虬江向东与吴淞江的河湾汇合而得名,早在清初就有同名谭子湾村落。昌化湾在潭子湾西,昌化路桥横跨河湾,因此在苏州河上只能看到潭子湾了。
潭子湾
潭子湾
新建梦清园近第五湾,其原址是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于1933年设计的远东最大的上啤酒厂的建筑群,建筑为早期的现代主义风格,细部洗练,比例优美。
梦清园地形呈向北伸展三面环水半岛形,建有“石阶回澜”、“芙蓉步道”、“月湾”、“云帆济海”、“梦清”等十个景观。
(顺便说一下乌达克,他是匈牙利人,上世纪来上海搞建筑设计,上海的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
是他的代表作,他的建筑设计今天被视为是那个年代的代表。现在番禺路上还有他为自己居住而设计建造的一栋小别墅,小别墅已经破旧不堪,但还能看出那时的风貌。)
梦清湾
梦清湾
既然说到啤酒厂就顺便发几张乌达克设计得啤酒厂的照片。
上海啤酒厂
上海啤酒厂
上海啤酒厂
上海啤酒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