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老楼传奇——1楼(圆庐、孔二小姐公馆、觉园、嘉陵新村老巷)
山巷风雨——2楼(黄家巷老巷、黄锡滋公馆群、白杨旧居、中央电影摄影场旧址,美丰银行高管旧址,海狮支路老巷)
仁济遗风——3楼(仁济医院别墅群)
前言:
9月3日,重庆,晴,气温41摄氏度,无风,在这样一个根本不适合任何出行的季节,在这样一个根本没法拍摄出正常光比的时候,我们依然执着挪动着疲惫的腿脚,任由身体还是相机经历高温考验,任由汗水透尽衣衫又再次晒干,却不敢放慢一丝脚步,因为我们要与城市的拆迁赛跑,去挽留这座传奇城市曾经传奇的点滴,去留下斑驳间老建筑的最后一点光影,也去找寻埋藏在这些尘封往事中的城市密码。也许就在明天,也许就在此刻,他正在离我们远去,永远的消失在高楼大厦的森林之中,甚至永远消失在我们的记忆之中。也许在有一天,当我们的子孙问起我们,上清寺为什么没有寺,临江门为什么没有门,北碚的碚石什么意思时,我们才会突然发现,这些曾经我们熟悉的寺,熟悉的门,熟悉的地名其实早已失去了他本身的意义,而成为了一段老记忆,一个永远的遗憾。出发,开始今天长达12个小时的找寻之旅。
烈日下的两江汇合处,世界上最大的泾渭分明线尤为壮观,绿色清澈的嘉陵江和浑浊深黄的长江在这里水乳交融,划出一条长长的分界线。
从轻轨上一览嘉良江两岸景色
再站高一点,远眺一下母亲河
第一章 老楼传奇
1.圆庐:孙科公馆,建于抗战初期,是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杨廷宝战时为孙科及其夫人蓝妮所建的跳舞厅兼寓所,他打破了那个时代普遍的建筑模式,这位出身于清华、留学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曾是梁思成、林徽因校友的大师,经历了欧洲建筑思维的洗礼,他手中的建筑在中国式的典雅之中带着欧洲风格的清新格调,保留至今也是重庆老房子里的精品。正是这个造型独特的建筑曾上演过无数不为人知的风云之事。它不仅是孙中山的长子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当年为自己在重庆修建的公馆,也曾是国共谈判场所。
圆形舞厅高10米多,总直径大概也有17米左右。外形好似碉堡,坐西向东,墙上开窗,自然光线穿透顶层小楼直射底楼。底楼有精心处理过的管柱连接顶层,用于除湿通风,保持舞池空气清新。底楼的圆形舞池四周分隔为扇形小屋,用于跳舞换衣服专用,十分考究。
如今,这个一楼一底二层小型建筑依旧居住着十来户人家,每家每户的房间显一个扇型,很有特色,邻里之间鸡犬相闻,甚是和睦。圆形的舞厅也成了所有住户的公共厨房,堆满了各种生活器具。其实这里是孙科原来的舞厅,这栋建筑原本是没有客厅,没有卧室,没有厨房之类的设施,完全不具备居住的功能,虽名为孙科公馆,却仅仅是一个外交和娱乐的场所。住在附近的达官贵人经常在这里聚会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