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在冬日里传递出一分温暖。
屋顶上的故事记忆着一段历史。
除了满街的当地小吃外,一些有特色的手工艺表演也汇聚着人气。
各色的毛笔。
出锦里,前往杜甫草堂。先按照指示在草堂旁边的一家餐馆坐定,吃到了感觉最好吃的担担面,只可惜忘记了名字,但是很好找,和草堂就隔着一个门。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
杜甫草堂除了是缅怀杜甫之地,同样是一处溪流环绕、竹木葱茏的园林所在。
进得草堂,满园的腊梅灿烂无比。
满园青竹,庭院深深。
环顾幽静的草堂院落,只感觉在憧憬之中似曾靠近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碑树立在为秋风所破之茅屋前。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所表现出的人道主义即发自这首诗。
避难的杜甫先后在草堂居住了近4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因此,他已被深深地印入到了成都这座城市之中。
院中含苞待放的腊梅。
艳丽绽开的花朵。
这颗梅花格外艳丽,据遇到的当地人讲,这颗梅树的树枝折开里边都是红色的,因而得名“骨里红”,在成都是稀罕之物。
小溪蜿蜒于庭院之中。
曲桥与一览亭相连。
即便是冬日,这里处处春意盎然。
上一篇:匆匆成都不完全攻略之美食
下一篇:寻寻觅觅更在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