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布达拉宫比做豪迈的男子,扎什伦布寺则更像是温婉的女性,大气不失精致,端庄不乏秀丽,岁月的风韵带来无边的沉静,超凡却不失自在生活,悠闲淡定。这样的寺庙不是凡间,胜似凡间,一轮夕阳,清风几许,每个景别都是一幅流动的图画,框不住的是流转了千年的风情。喜欢这座寺庙,宁静幽远,象一个充满生活情韵的百年老寨,任意一个角度,都能捕捉到最心动的画面。
(古寺,孤灯,僧人——无意中从院子外的一瞥,深深被吸引,拍完惊觉自己掉队了,差点迷路)
山色夕阳无限,殿堂内是历代班禅的灵塔,黄金或白银铸就,瑰丽异常。回想起布达拉宫和众多纷争之间的血雨腥风,这里的平和温顺似乎更验证了一代代主人的气质和人格,其中,最为熟悉的十世班禅额而德尼确吉坚赞为修筑几代班禅于一体的灵塔劳累过度,圆寂于此。记得幼年时,他曾到过我的故乡,并和负责接待的故人合影留念,我因此曾戴过他亲赐的长寿绳;此次同行的女友,竟是当年载他骨灰飞专机的空乘。我们之间玄妙的机缘,在他身后几十年,在真身灵塔的脚下交汇,生命里很多的幸运是否缘于莫名的福缘不得而知,但历代班禅的祝福一定带给许许多多人以深深的慰藉,让疾苦得以释怀,岁月绵长,人间静好,他们心中的画面也一定和扎什伦布寺一样美好。
走到一处开阔地,阳光和暖的洒在身上。一只寺内的黑色藏狗朝我们走来,我慢慢蹲下,它竟摇着尾巴和善的舔着我的手,我俩就这样厮磨,起身回去,它一路陪伴,一会跑在我的前面回头等着我,一会又突然出现在我的镜头里,走过拐角不见了,再走几条巷子又回来了,直到我们上车,看见它悠闲走向停车场,晒着太阳,眼神里充满安详。
如果可以,我多想每天坐在扎什伦布寺的石阶上,喝着醇香的酥油茶,抱着小狗小猫打瞌睡,看往来的游人,猜想他们的故事;听佛堂里的诵经,熨帖自己的心灵,不为来世祈福,只为今生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