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蜂拥而至的人流都涌向全国知名景点时,我选择了归乡。借助了火车,汽车,摩的和双腿,既然选择了,就来点不一样的味道吧。还未睡醒的双眼被夜里的风刮得间断的飞飚出几丝泪,天气没有预期的冷,路上已经开始慢慢出现赶路的村民,为了看守路边的稻田,亦还是习惯了晨练,这见怪不怪的日出已经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普通的就像滩涂上的海蛎壳。
前日在公路上暴走一小时就发现这一带与台南太相近了,不宽不窄的道路在芦苇杂草的簇拥下没有目的地延伸到眼神不容易捕捉的方位,走过10来分钟,拐点与拐点两边的风景完全迥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尤为深切。喜欢那两棵树,山楂树之恋,爱情树吧···
拍摄完馒头山的日出后,我选择了步行下到滩涂,近距离了解淳朴的霞浦民风。景美,但却在今后两三年后,兴许不知道会成为啥样子,沿着海边一咕噜地在百废俱兴般的造地,只希望这片宁静的山水宝地不要遭受过多的干扰。
路边偶尔会有小路通往山上,草地算是丰厚了,或者称之为草甸亦不为过,这让我下定决心下次露营的念头,天时地利,只等人为因素了。中远距离下的那颗看得见黄色果子的就是龙眼树,福建是龙眼产出大省,泉州,莆田的龙眼在全国有名。我们还是很有素质的远观而不亵玩焉。
阳光没有了前几日那么刺眼,加上云层的遮挡,过滤后的金灿灿在滩涂上散发着微弱光芒,同时,云层缝中穿透几束强有力的光,霎时美丽。
十月早已过了海带丰收的旺季,滩涂上留下了竹竿单薄的身影。渔民会将从海中捕获的海蛎先统一人工的挑拨出来,新鲜海蛎通常会用作佐餐使用,早上面条米粉里撒上一些,汤的味道会变得鲜美。正餐加上一些鸡蛋和大葱,一份地道的海蛎煎就有了。挂在竹竿上的仅仅只是海蛎壳,晾晒后在重新用作育苗温床,类似子宫对胚胎的作用。
沙江镇围江村的住宿并没有我们预期的那么乐观,满地只是民居,简单的交易买卖,没有任何的过多的外地商业气息,渔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他们用他们的表情告诉了我,他们很幸福。在不出海的日子,女人们在家里挑海蛎,男人们则除了负责闲置的渔具外,有些还会加入到建屋筑地的行列。
近距离平视馒头山,会觉得它还是有一定高度的,一束光从厚实的云层中艰难的透视下来,那种大面积金光飒飒的场景我们没能遇见。
上一篇:再游鼓浪屿霞浦
下一篇:关于猫君和楚君的私奔纪事